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鹿回头 (5 / 8)
我们各自嫌弃,然后走进房间,洗澡补觉。有一次鼓楼的老板过来浇花,他身后跟着两只棕色的泰迪,挂着铃铛,凶神恶煞,像是冒险打怪类游戏里终极怪物身边的两只恶鬼。他在院子里坐了一个下午,给盆摘剪枝,这两只泰迪穿梭在海边的大街小巷,像两只黑耗子,叮叮当当作响,离很远就能听见。我热爱动物,但是每次都有踢它俩一脚的冲动,嘴里发出李小龙很经典的“阿打”声,一记大脚直接踢进海里,在空中留下一道叮当作响的弧线。
来海城的第三天,西瓜妹和同事很早就出门了。她们要开始新一轮的环岛行驶工作。无聊的我去海边游泳。海边并不是海滩,而是一个高耸的海崖,旁边有相关部门立的牌子:禁止跳水。多年前我在北京一个泳池曾经跳过水,十米跳台,空中旋转七百二十度接屈膝,最终横向拍在水里,差点没把我拍晕,两个救生员一头扎进泳池里。他们合力把我举出水面的动作看起来很像体育运动夺冠后的庆祝动作——把最有价值球员高高举过头顶。回想起那一幕的我乖乖顺着旁边的巨石一步步爬下去,海水温热。
前面有石块挡着,没有任何的波浪,我向前蛙泳,水面静谧得有点让人害怕,总感觉有一只水怪要从水底深处张开大嘴往上吞噬,连我带巨石一起嚼巴嚼巴咽了。游过巨石以后,海水变冷,有海浪袭来,层层叠叠涌动,像是一个正在运动的胖子的脂肪。
离海岸二百来米的地方,防鲨网的浮标在浪里上下跳动,像是上帝在天上钓鱼时有鱼上钩的鱼标。我机械地往海洋深处游去,重复着高中时期报的游泳班里教练教的标准动作。彼时下午两点多,我耳边只有水声和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大概十分钟后,我真的游到了浮标的位置。我抱着浮标,大口喘着粗气,回头看了一眼岸边,一种征服感油然而生。
当天下午五点,我们仨前后脚回到了鼓楼。海城天黑得很晚,这会儿还和中午没什么区别,最终我和西瓜妹决定一起去一百多公里外看日落。我们开着房东的老别克,驶上了无人的山路,往西南方向驶去。一个小时以后路上的车慢慢多了起来,我们应该是已经进入了三亚市。
车流拥挤,行驶速度越来越慢,西瓜妹拿着相机说,估计赶不上日落了。我们驶入鹿回头的时候,太阳已经在下坠。最终我们又在山上圈圈绕绕了二十分钟,太阳在云层之上摇摇摆摆,发着微弱的红光。我端着相机,咔嚓了好一会儿,西瓜妹抢过相机检阅了一番,然后失望透顶。此情此景显然和我们想象中的鹿回头日落不太一样。
西瓜妹说,你知道这里为什么叫鹿回头吗?
我深吸一口烟,说,不知道。
她说,鹿回头位于海南三亚市南3公里处,是海南岛最南端的山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残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贵的鹿茸,强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猎时,看见了一只美丽的花鹿,正被一只斑豹紧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后对花鹿穷追不舍,一直追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亚湾南边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对烟波浩翰的南海,前无去路。此时,青年猎手正欲搭箭射猎,花鹿突然回头含情凝望,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向他走来,于是他们结为夫妻。鹿姑娘请来了一帮鹿兄弟,打败了峒主,他们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织,经过子孙繁衍,便把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丽的黎族庄园。从此,这座岭就叫“鹿回头岭”,这个村就叫“鹿回头村”,这个半岛就叫“鹿回头半岛”。
我说,好传说。
大概晚上七点,我们开车下山。鹿回头的山路非常好开,星星闪闪的灯光把鹿回头妆点得像是一棵巨大的圣诞树。西瓜妹摇下窗户,看着大海,我们正在这座山的南面,山脚下就是大海。天黑看不清海水,几只海鸥掠过海崖,发出高亢的叫声,迎着风滑翔,又或者它们就是风本身。
我觉得每个人的人生应该都有这样的时刻,就是时间真的静止了,某种东西把你从三维空间里慢慢托起,然后把你悬挂在空中,地心引力不再发挥作用,一切都停滞了。当我有这样的感觉的时候,我看了一眼西瓜妹,她趴在窗户上,头发很长,我想该修剪了。她没有看我,像从东七平壤馆出来的那天,头也不回地上了出租车。
印象中西瓜妹和她的同事好像每天晚上都要喝酒。我和西瓜妹在三亚逛了一会儿,吃了一顿海鲜,我抱着被宰的心态,结果神奇地没有被宰,或者说没有被宰得那么厉害。这个海鲜店在一栋筒楼的楼顶,露天。人气不高,角落里三三两两地坐着几个人,但是看起来非常干净,有一种美国乡村酒馆的感觉。桌子上放着一个暖黄色的桌灯,发出的光源非常有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