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未来药 (9 / 15)
老人随即答了一段话,中气十足、字正腔圆,可是她听不懂。据说那是俄语。姨姥爷患了阿尔茨海默症,近前的事都不记得,只记得久远的往事与故人。他年轻时在苏联留学,怕是被困在那一段记忆里,不能说中文,只说俄语。也可能是沉浸在娜塔莎、喀秋莎做伴的美好时光中流连忘返呢,谁知道。
她把电视遥控器递给老人,老人不伸手。她又倒了一杯水,老人也不伸手。她上前揭开毛毯,把老人的衣服里里外外检查一遍,摸到裤腰湿漉漉的,是尿从纸尿裤腰部漫出来了。保姆不在家,要她动手给姨姥爷换纸尿裤吗?她犯愁,不敢脱姨姥爷的裤子,想到那个画面……她疯狂命令自己不要想,不要想。让丈夫下来帮忙吧,可是老人像一片又干又脆的枯叶,一碰就碎似的,万一……她左思右想,找来一块干毛巾,叠起来垫在老人腰上,说:“小周一会儿就回来,她回来就给您换裤子。”手拽着毛巾往裤腰里伸,碰到老人干豆皮一样的小腹,老人咕哝了一句什么,她立即缩回手,不知所措地悬着,心想,听不懂俄语真好,如果以后有了智能翻译器,把老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明明白白翻译给她听,那才尴尬呢。
她最怕老人问她:你是谁?为什么在我家?
那样的话,母亲钉在藏宝图正中间的黑白小相就要派上用场了,她必须指着照片给老人讲解:我的姥姥和您的妻子是亲姊妹,您是我的姨姥爷,是姨姥姥让我来您家保护您的。
是保护,不是照顾。
两个月前,姨姥姥病危时特地打电话让母亲把她领去医院,姨姥姥握着她的手说:“是胜男?你小时候我还给你把过尿呢。”
她错愕,原以为自己是头一回见姨姥姥。姨姥姥的神态着实让她不适,太熟悉了,分明就是她母亲。母亲偎在姨姥姥身旁,活脱脱一对亲生母女。母亲遗传了姥姥的五官和身材,但气质却与姥姥截然不同,母亲的姿态和腔调都向上昂,像是天上有根线劲劲儿地提拉着。现在她亲眼见到姨姥姥,终于知道那根线的出处。母亲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叛离了姥姥的基因,用意念把自己雕刻成了姨姥姥的模样?
姨姥姥躺在白色病床上,像奄奄一息的仙鹤倒在雪地里,呵着薄薄的雾气,每说一句话,就会溜走一缕魂魄:“胜男,等我走了,你能搬去我家住吗。我不放心你姨姥爷。你不知道啊,有一天早上你姨姥爷差点没醒过来。老头子夜里闹唤,保姆为了自己安生睡觉,就给他吃**。我这一走,把老头子一个人丢给保姆怎么行啊。胜男,你搬去我家,住着就行,不用你操持家务,有保姆呢,你就震慑震慑保姆,让保姆有个忌惮。”
她小心握着姨姥姥插满输液管的枯手,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也不是不假思索,只是思考得太快,快得好像没慎重思考似的。那一瞬间,她盘算得比姨姥姥多得多:自从生了桃桃,家里80平米的两居室怎么也铺排不开了。她加班时,母亲过来帮忙照顾桃桃,困了就蜷在半截子沙发上打盹。桃桃说,姥姥睡床。母亲说,那是你**婚床,不能给外人躺。桃桃问,姥姥是外人?母亲说,我这种婚姻不幸的人更不能躺,晦气。桃桃问,什么晦气?母亲说,呸呸呸,姥姥乱说的,放屁的。从那天起,母亲的小个子一进门,她就感觉屋里黑压压的,仿佛一块巨石挡住了天光。那个传说中的姨姥爷是留苏归国的大专家呢,住在学府路上国家分配的小洋楼里,足足有200多平米,她小时候每次乘公交车路过,母亲都远远指给她看,仿佛那里是永远悬挂着彩虹的天鹅城堡。她不由得想象到女儿在宽敞典雅的苏式洋房里奔跑的样子。想象到自己和女儿在小花园里种植花草和蔬菜的样子。想象到母亲去太阳和彩虹底下晒一晒,是否也能蓄一些光呢。
当天回家,她便着手为搬家做准备,桃桃的澡盆,桃桃专用的小洗衣机,桃桃的一箱配方奶粉,两箱绘本,三箱玩具……她大包小包,周周全全地搬过去,直到全家正式拜见老人的那一刻,她才察觉到自己准备得太不周全,竟然搞不清女儿应该怎么称呼老人。丈夫连忙拿出手机去查。陪他们搬家的母亲说:“桃桃,快叫太爷爷。”
丈夫说:“查到了,桃桃是老爷子的甥外曾外孙女,应该管老爷子叫姨太姥爷。”
母亲说:“就叫太爷爷。什么甥外曾外孙女,这么生分,你们怎么镇住保姆?”
母亲走到老人的轮椅跟前,大声说(仿佛喊得很大声就可以冲破语言障碍似的):“姨父,您还认得我不?我是颂莲的大女儿爱华,这是我的女儿胜男,这是胜男的爱人高军,还有胜男的女儿桃桃。我小姨放心不下您,专门叫胜男一家人搬过来照顾您,您看多好啊,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您享天伦之乐了,高兴不?您要好生享福,长命百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