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地毯佳作】此去经年 (7 / 2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地毯佳作】此去经年 (7 / 28)
        哦,这个问题啊。李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可不好说。想要知道手工制作的琴和工厂生产的琴,它们的根本区别在哪儿,首先要搞清楚决定一把琴的好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譬如木材的选择、制琴的工艺、调音的水准……就拿木材来说好了,木材的好坏就取决于很多方面,木材的品种、木材的年限、木材的风化程度……手工作坊的风干房通常没有大工厂的风干房先进,但若是说制琴工艺,制琴大师自然有比较多的经验,大公司嘛,则可以汇聚更多的专才成立专业细分的研发部,工业化生产会减少手工生产过程中的不稳定性,提高琴的标准化程度。所以那么应该从哪个方面来衡量琴的好坏呢?不能简单说琴有越多的独特性就代表好,这个独特性怎样和好坏挂钩?是不是还得涉及到具体的演奏类型和演奏风格?琴的好坏和演奏的好坏怎样相联系?更进一步去想的话,究竟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个指标太简单粗暴了。到底应当怎样界定标准?有哪些参考值?究竟有一个好的精确的标准吗?有区间吗?边界在哪儿?李想到这里就打住了。何必要自己造轮子?直接去检索一下现在乐器的生产模式,最顶尖的公司在使用什么标准就好了嘛。他又想到,进入大学以后以这个方向的人工智能进行学习似乎也不错,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领域还剩下多少不确定的东西?没有了吧,大概几十年前就没有了吧。更关键的是,现在还需要乐器吗?还有什么音乐是不能进行数字模拟的?李想到这里就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真是可笑。于是李停止思考。

        李有了一个结论。

        李说:“在没有机器的时代,所有的制作工艺都是手工的,不过,现在的机器当然已经先进到可以复制出手工时代最高水准的琴……”

        “是吗?”司机问。

        “是。”李说。

        “和手工的一样好?”

        “甚至更好。”

        司机有些失神,可能是因为李的结论确认了他儿子买的那把琴是真不值,也可能是因为没有说服李而觉得沮丧,于是他打开了车载音响,让音乐冲掉这一刻的尴尬。

        于是李觉得幸福,为了赋予这终于得到的沉默以合法性他重新低头看那本书就是不动

        有人唤她像水滴在蜡上她在蜡里被而她的被

        在音槽里

        结成冰 /z/

        “我说,你平时听歌吗?”司机又问(Smileagain)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