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京万年县朱雀门街东四及五 (1 / 22)
【万年县】领
【朱雀门街】东【第四街】,〈即皇城东之第二街。〉
街东从北第一【长乐坊】〈后改延政坊。按坊之北即延政门,故以门名坊。〉
大半以东,【大安国寺】。<【睿宗】在藩旧宅,景云元年立为寺,以本封安国为名。【宪宗】时,吐突承璀盛营安国寺,欲使李绛为碑文,绛不肯撰。后寝摧圮,【宣宗】欲复修,未克而崩。成通七年,以先帝旧服御及【孝明太皇太后】金帛俾左神策军再建之。寺有【红楼】,睿宗在藩时舞榭。元和中,【广宣上人】住此院,有诗名,时号为“红楼集”。《寺塔记》:东禅院亦曰木塔院。院门西北廊五壁,吴道玄弟子释思画释梵八部,不施彩色,尚有典型。《名画记》:安国寺有吴道玄、杨廷光、尉迟乙僧昼。《南部新书》:长安名德多聚安国寺。《唐语林》:刘相国瞻任大理评事日,鲈粥不给,尝于安国寺相识僧处谒餐。段成式《寂照和尚碑》:自长庆中、宝历末、大和初,皆驾幸安国寺。〉
西南隅,【兴唐观】。〈本司农园地,开元**造观。其时敕令速成之,遂拆【兴庆宫】通干殿造天尊殿,取大明官乘云阁造门屋楼,拆白莲花殴造精思堂屋,拆甘泉殿造老君殿。元和初年,命中尉彭忠献帅徒三百人修兴唐衬,赐钱千万,使壮其旧制。其观北拒禁城,因是开复道为行幸之所,以内库绢千匹、茶千斤为夫役之赐。又以庄宅钱五千万、杂谷千石充修斋醮之费。按权德舆有《兴唐观新锺铭》。〉
左教坊。〈元和十四年,徙置仗内教坊于比。〉
次南【太宁坊】
东南隅,【兴唐寺。】〈神龙元年,太平公主为武太后立马罔极寺,穷极华丽,为京都之名寺。开元二十年,改为兴唐寺,【明皇】御容在焉。《酉肠杂俎》:长安兴唐寺有牡丹一棵,元和中著花二千一百朵。《名画记》:兴唐寺有吴道玄、杨延光、周防、尉泾乙僧、董谬、尹琳、杨坦、杨乔、李生画。又有韩干画一行大师真,徐浩书赞。〉
西南隅,【太清官】。〈《礼阁新仪》曰:开元二十九年,始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依道法醮:天宝元年正月,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言,玄元皇帝降,见于【丹凤门】之通衢,以天下太平、圣寿无疆之言传于玄宗,仍告赐灵符尹喜之故宅。上遣使就桃林县函谷关令尹台西得之。于是置庙于大宁坊中,东都于积善坊。九月,改庙为太上玄元皇帝宫。
二年正月,加号“大圣祖”。三月,敕西京改为太清官,东都为太微宫,诸州为紫极宫。
十二载二月,加号“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每岁四时及腊终行庙献之礼。
初建庙,取太白山白石为真像,衮冕之服,当废南向。【玄宗】、【肃宗】、【德宗】侍立于左右,皆朱衣朝服。宫垣之内,连接松竹,以像仙居。殿十二间,四柱,前后各两阶,东西各侧阶一。其宫正门曰琼华,东门曰九灵,西门曰三清。御斋院在官之东,公卿斋院在官之西,道士杂居其间。
天宝五载,诏刻石为【李林甫】、【陈希烈】像,列侍于圣容之侧。林甫犯事,又刻【杨国忠】之形,而磨尘林甫之石。及希烈、国忠败,又尽殿之。
八载,立文宣王像,与四真人列左右。殿内有吴道子画玄元真,见《名画记》。常衮《贺连理木表》:太清官道士陈岳等状称,圣祖殿院东廊九灵门北有柰树连理,异枝遗合。按其地本临淄旧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