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绍之半生残缘 (1 / 5)
显庆五年,出生。
垂拱四年,死亡。
莫名想到自己今年二十又八,鼻头一酸,立时垂下两行清泪,悲叹一生从无行恶,怎落得今日这般凄惨下场?
冷,冷的发抖,冷的让人只想一死了之。这阴冷黯淡的牢房里室徒四壁,便是留一抱干草也好啊,至少还可以躺在上面。只余一层菲薄单衣的薛绍抱紧双臂,不得不贴着冰冷砖石躺下,冬日的阴寒地气连绵不绝的自无数毛孔钻入身体,刺骨的疼痛。越是末路,越容易想起令自己牵挂难忘的人。年少痛失双亲,两位兄长如今皆因参与’李武争权之战’被杀,他的至亲之人只有崇简、惠香,还有。。。
薛绍又开始想念李月晚,自入狱,他真的不断的努力的避免想她,避免让濒死的自己因为想她而更绝望、不舍,可没办法,这过于短暂的一生,却遍布的都是她的影子,所有的回忆里,都有她的一颦一笑。他着实做不到不去想她。薛绍忽然发笑,死后,到了那个世界,也是能继续想她的吧?若是不入轮回,就这般孤单单游荡于天地之间,还能看到她吧?这样也不错啊。
人生第一次直面死亡,是父母。夏日傍晚,受尽病痛折磨的母亲气息越来越弱,她凝视父亲,不舍眨眼,尽全力握紧他已枯瘦如柴的手,默默无语却胜千言万语。父亲挥手,将不住呜咽的三兄弟赶出内室。薛绍站在窗外,看父亲附身去吻母亲的双眸,温柔向她承诺’我懂,照顾好儿子们,照顾好自己’。母亲满意莞尔,手于是才舍得松开,双眼渐阖,唇微动着,但薛绍不知她究竟想作何遗言,此刻的她已无力发声。父亲终于泪下,轻柔的将母亲拥入怀里,开怀笑说’若想我抱你便直说,归晴,为何你至今不愿教我知晓其实你对我亦。。。’。母亲的手无力的猝然垂在床侧,父亲就此缄默,仍抱着她,双肩微耸,努力压抑着某种一生只可能经历一次的情绪。
四天后,连日不曾用药进食的父亲忽然大口吐血,沉卧病榻,无力回天。在父亲同僚们的好心帮助下,两位兄长强撑精神,再一次准备后事。少年薛绍像是不懂事的稚子,哇哇哭着,撒娇似的恳求父亲不要离去。父亲却显得很轻松,面目安详,彷佛他竟渴望死亡。他已气若游丝,却是笑着对薛绍说’不必为阿耶哭,阿耶不怕,因为阿耶可以去找阿娘。你们也不必怕,很快,你们就可以回到熟悉的长安。三郎,你从前喜欢小月晚,对吗?呵,是个机灵又活泼的孩子啊。切记,他年若遇合意佳人,她也好,别家娘子也好,君子一生不负所爱。’。
扶柩回长安的路途竟是那般漫长,沿途风景似乎很少变化,整整一天都是一样的山一样树,明明那年搬来的时候行的极快。数日之内接连痛失双亲,又一夕接旨终于可以离开从未喜欢过的房陵,甚至贵为万乘天子的亲舅父还赏了封爵,薛家三兄弟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未来将会如何?回去该做些什么?此时的他们均茫然无知。时常谈及的帝都长安,忽然又变得陌生了,许是近乡情怯吧。一路上,薛绍的梦里只有三个人,母亲,父亲,月晚。他爱父母,他因为失去他们而痛苦不堪,哥哥们的安抚也毫无作用。可他不爱月晚,他对她只是难以忘怀,也许只因她是他从前在长安接触过的表亲们最有趣最顽皮的一个女孩子。
想念一个人是很伤神的,也很费时辰。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薛绍没有再想念月晚。那是在重返长安的头三年里,因资荫高贵,薛绍有幸进入国子学,儒家经典、练字临摹占据了薛绍的全部生活。两位兄长则忙于在外结交朋友,和亲戚们恢复走动,薛家,魏家,萧家,独孤家,当然必是躲不开李家的。大哥说,以后入朝做官时,少不得需要他们关照和提点。薛绍不予置评,他从没觉得投身宦海是一件趣事,权谋算计,人情往来,实在费心又劳力,他宁可窝在家中悉心照料兰草、游鱼。一千个日日夜夜,真的没有一刻曾想起月晚?也并非如此绝对,事实上,薛绍每天都会’听’到她。’太平公主如何如何’,’听说太平公主昨日如何如何’,但凡博士、助教们不在堂内,’太平公主’就成了国子学学生们最感兴趣最常提及的话题。这些入学年龄十四到十九岁的少年郎,个个家世非凡,祖、父官爵皆为三品及上,都拥有尚主的绝对资格。
少年薛绍,已懂得欣赏情诗之美的少年薛绍单手支着下颏,另一手胡乱敲点桌面,身子微斜,望着初春的牛毛细雨,耳朵有一搭没一搭的听他们兴致勃勃的议论’太平公主’。渐渐的,终于将那些平面言语构建成一个具体又鲜活的想象时,薛绍觉得那个初长成的美丽少女极其陌生,实难与自己少时记忆里的顽皮孩子联系在一起,但他无法否认的是,他们口中的她如今出落的愈发优秀,即便从前不认识、对她不曾有过那份难以言说的好感,他们口中的帝国公主,不会让任何男人包括薛绍主动拒绝。薛绍慵懒的伏身几案,莫名一叹,自己也说不清是高兴还是失落。也有人好奇她的闺名,猜遍了百花百草,有几个的确美妙又动听,但是,薛绍撇嘴,心话笨蛋笨蛋,一群大笨蛋,她叫’月晚’呀,生在花朝月上梢头之时,又为二圣殷切期盼多年,故而取名’月晚’。薛绍又叹,这一次的确是高兴的,甚至微微得意。薛绍的身份并非什么秘密,所以免不得会被人问起对她的了解。薛绍摇头,说从前只远远的见过几面,对她没有任何了解。是事实啊,他的确是她血浓于水的嫡亲表哥,可除此之外,他和她之间还有什么关联呢?他连她现在的样子都不知道。
家里呢?薛绍实在无语,哥哥们最喜欢的休闲娱乐莫过于捉弄自己。有时,薛绍正临窗背书,二哥薛绪故意自窗外走过,拖着怪异的长腔说’今晨我在皇城遇到了太。。。子’。放下书卷,薛绍斜他,他却故作不解’三郎因何不悦?’。薛绪不知,简单的一句话,薛绍却是心慌难受,好容易背下的内容几乎悉数忘记。最过分的一次,好好的吃着饭,大哥薛顗忽然说’闻听二圣有意将太平公主下嫁邠国公豆卢贞松’,薛绪则表现的很感兴趣’哦,我也听说了。芮国公豆卢怀让病故三载,豆卢贞松上月已除孝服,他年已双十,合该娶妻。’。薛绍忍着,一字不吭,腹诽她嫁不嫁人又与我何干!什么豆卢贞松,单国子学里就有二百余学生梦想着有一日娶她为妻,难道你们也要把他们都说一遍不成!不是没有过’反抗’,可哥哥们却都显得很无辜,薛顗还认真反问’父亲生前曾提及天皇会为你和太平赐婚,难道你不介怀?’,薛绍则淡漠答道’时过境迁,父亲已不在人世,口头之约,恐天皇不会坚守。’。
真的希望舅父忘记那个约定?薛绍说不清楚。少时的一份单纯好感,毕竟不会轻易变成厮守一生的承诺。即便他肯,她呢?她还记得自己么?她对自己可曾有过几分好感?长大了的她会有个人的所思所想,也许她已有了意中人,也许她会恐惧舅父把她赏赐给一个她不喜欢的驸马。薛绍暗叹,真真是庸人自扰啊。不然便请大哥为我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妻子吧?嗯,那样一定能彻底忘记她。薛绍真的这般做了,他直接向薛顗请求,薛顗却讥讽薛绍’欲盖弥彰’。新嫁来薛家的长嫂萧氏很是热心,说萧家和她母族陈家有几位适婚且容貌上佳品行端正的姊妹。薛绍没料到自己居然还有挑挑拣拣的资格,可话已出口,也只得硬着头皮感谢萧氏的好意,却瞧见薛顗的笑意奸诈。
每天都是她却从未互见一面的三年时光,为宿命所中断的缘分,又被宿命用一柄纸扇悄悄续上,一切又重回原轨。
一次举手之劳的割爱,换回一片轻盈的信笺。’有缘他日必能相见此扇为信李晚’。正欲随手投入香炉,却被’李晚’二字深深吸引,遂捧在手心细细研究。笔体尚可,可惜筋骨不够硬直有力,莫非是女子?不对,店家道是一位年少郎君,想是他练习不勤吧。薛绍无端傻笑,李晚,竟只差一字。何时,我能遇见李月晚呢?这是薛绍当时的真实想法,他很难不这样想,不是吗?人海茫茫的长安城,他遇到过那么多人,发生过那么多值得回味的趣事,却从未遇到他自认早该重逢的她,仍只能’听’着她的’一举一动’,一次次嘲讽自己的庸人自扰。直到那一天的热闹西市,即将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薛绍注意到了那柄曾被他看中的纸扇,也看到了那握扇之人,心话原来竟遇到了李晚。她回眸的一瞬,彷佛何处曾见,令薛绍的心弦为之而响,内心却无奈仰天大笑,怎会是个男儿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