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阳公主之因果 (2 / 8)
李治微蹙眉:“我并未设宴,不过是和手足。。。闲谈罢了。”
新城公主接话:“便是设宴作乐又能如何?那个人。。。也配我们尊他为兄么?!”
李凤岐乃文德皇后幼女,是父亲太宗最小的孩子。两岁丧母,也是可怜。虽不如姐姐晋阳公主李明达那般由父亲亲自教养,但也颇受宠爱。贞观十六年,八岁的她获封’衡山公主’,而在她之前的大唐公主们,包括她三个亲姐姐,都不曾以名山、大川等所在郡县做封号。只因国典不许。
次年正月,直臣魏征缠绵病榻,不久于人世。太宗带着她和时为皇太子的大哥李承乾亲临魏府探望,感念老臣忠心,太宗金口玉言,当场将她指婚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可叹魏征竟连起身谢恩的力气都没有,翌日便撒手人寰。不料数月后,李承乾事泄,查出侯君集亦为谋划,还曾给’交州都督’杜正伦送过金带。而侯、杜二人都曾为魏征所荐,太宗生疑,遂将她和魏家的婚事作罢。至贞观二十三年二月,文德皇后生辰之日,深思熟虑后,病中的太宗决定将她下嫁长孙家,夫婿定了皇后的堂弟长孙诠。结果,太宗五月驾崩,而婚礼犹在筹备之中,太宗不及看到幼女出嫁,遗憾长眠。待大孝期满,李治赶紧为年已十八的小妹操办婚礼,将她风光大嫁。本就是自己的母族,李凤岐早见过长孙诠,心里极是满意,因而二人婚后的日子过的也极和美。她喜欢小孩,可她自己却更像是个孩子,脾气执拗,心里不肯藏话。
李凤岐忘不了,大哥被废之后,曾为三哥李治指点书法的七叔汉王李元昌被赐自尽于王宫。二哥李泰摩拳擦掌,已把东宫视为囊中之物,却不放心自己的亲弟弟,怕李治跟自己争位,便故意说元昌之事必会连累李治,要李治小心为上。九岁的李凤岐一字不漏全听见了,心恨李泰怎会如此自私,如此痴心权力。李治当即便要面见太宗,欲澄清自己和李元昌的关系。李凤岐拦住李治,道心急自辩反而会令太宗疑心李治与李元昌之间有过什么勾结,又教李治先故作忧虑,待太宗三问之后再说出实情。果然,太宗因此察觉李泰私心,从此不再属意于他。
对李凤岐来说,总在父亲面前装老好人、装孝子的李泰早就不是自己的手足。直到前几日闻听噩耗,知李泰抑郁而终,她也并不觉他可怜,认定全是他自作自受。在她心里,她只有李治一个哥哥,陪她长大、玩耍的只有李治和姐姐们。
听她如此一说,长孙无忌清楚那些往事,只讪讪一笑,不予置之,这才真的走了。
李治斜她一眼,面上倒无愠色:“凤岐,不得对舅父无礼。”
李凤岐抱起小皇子李弘来回的轻轻摇动,笑嘻嘻道:“舅父不会气我。”
城阳公主李归晴打趣她:“太尉乃陛下与我之舅父,可不是你的舅父呢。你已嫁去长孙家,合该按着长孙家的辈份称呼舅父为’堂兄’,是也不是?”
驸马长孙诠哭笑不得,轻咳一声。李凤岐俏脸一红,把李弘交还宫人,自己拉着姐姐不依不饶。李治笑看两个妹妹斗嘴,尤其见大妹归晴比从前开朗许多,想也知道都是谁的功劳。李治因而格外留意她的驸马薛瓘,却见薛瓘正痴痴凝望妻子的明媚笑容,渐渐的,眼里竟似泛着点点泪光,令人动容。
不由得会心一笑,李治瞬间明白了薛瓘对妹妹的感情,也由衷为妹妹感到高兴。他确信,薛瓘和自己必是同一类男人。他知道自己看昭仪武氏时也是这种专注眼神,只有她的欢笑与眼泪才能决定自己的心情。如果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他只想好好爱她,给她一世幸福。当然私心里,他希望她也能在乎他、爱他。
思及此处,李治在心底默默对自己立下誓言,我要媚娘做我的妻子!我是天子,她就该是皇后!无论付出任何代价,我势必做成此事!
出了承天门,太尉长孙无忌迈着四方官步,别人只看他面色如常,实则内心已然狂喜。自太宗晏驾,三年来,自己虽说奉命辅政,算不得富贵闲人,却总觉得没有一件事可称’要事’。现在,终于来了。必须要做的那件事终于来了。他已忘了没有上进心的薛瓘,从前、未来,唯有自己才是大唐天下能一帆风顺的护航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