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昭君怨 边塞胡音夜夜笙(下) (1 / 4)
“我大唐拥军百万,只需一战,便可令蕃人俯首称臣,何必答应和亲?昨日前往雍王宫礼见堂兄,他对女儿远嫁可是心疼的紧啊。”
“可对于陛下来说,”,李隆范靠近哥哥,说:“蕃民彪悍,素来善战,我大唐一旦宣战,二国间的战事必旷日持久,耗费银粮无数不说,民怨更难将息。而和亲,却只需要一个女人。孰轻孰重,陛下心中了然。”
虽拥有无限野心,奈何自己却非权力者,李隆基眼神微黯,只叹道:“为国牺牲的从来不该是女子啊。”
我笑容依旧平淡,然而心里想的却是那个为保他的江山在马嵬坡下自缢而亡的美丽女子,被后世传扬了千百年的爱情悲剧,其中虽真真假假难辨,总是与风流多情的他有关。
约莫一刻时辰后,李子蕴和李奴奴牵手走来,二人眼圈皆红,必是曾痛快的哭过一场。
“侄儿见过诸位长辈。”
李奴奴面向成器等人见礼,因她是御封的帝女、吐蕃的国后,几人不敢受,隆范还故作诚惶诚恐状,笑侃了一句“唐臣李隆范见过王后。”。
李隆基默默的看她,神色怜惜不已。
李奴奴不由得苦笑,对隆范轻声道:“叔父切莫取笑。一别便如天涯两端,亲人们再见不易,今宵大宴虽丰盛、欢乐如昨,却是你我亲人的送别之期,足令我。。。”
李奴奴忽语噎,我本以为是她因心情难过而无法再言,却发现她的目光投向了我的身后,怔怔如痴。
“此生铭记。”
她说完最后四字,俊逸挺拔的杨矩已来到我们一行人近处。礼貌行礼,衣带当风,眉眼里尽是醉人笑意。恍惚间令我忆起我的一位远房表亲——杨姒姜。
长安明月,是当年人们对她的美称。谁若有幸见过那般貌美的女子,足能成为一整年的酒后谈资。只可惜,她野心有余,运气却是不佳,她宁冒万死之罪也想嫁给太子李弘,却功败垂成,成为了贺兰敏之的妻,后又受其连累被武媚远贬至雷州孤岛,寡居多年。如若我们二人还能再见,她是否能想起那个只知与宫娥们嬉闹的单纯稚子?我是否又能将饱经风霜的五旬妇人与曾被众人爱慕的长安明月相联系?
想到崇敏曾提及杨矩其实并不愿出使吐蕃,我心有两分歉意,才想开口致歉,不料那后生却对我大发感激之辞,说他的父亲及叔伯们如何如何感谢我给了他、给了他们一家这件为国效力的美差。
我好不尴尬,连声道:“不必谢我,不必谢我,此乃天子隆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