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愿成双 一语不发误终生(下) (1 / 12)
“闻听长宁公主近日扩建自家府邸,所用乃左金吾卫的军营闲地和高家旧宅,可我依稀记着,高家旧宅该属你之私有,可是?”
长宁公主当然是李显的嫡长女美萱,而这高家也是大有来路的,实打实的皇亲。
现如今的大唐,不止韦妙儿野心勃勃,美萱、裹儿姐妹视玉玺为囊中玩物,就连韦妙儿的妹妹郕国夫人、上官婉儿的母亲沛国夫人,甚至内宫的柴尚宫、贺娄尚宫、女巫第五氏等女官们,也敢私下受贿,卖官鬻爵,她们对各阶官位明码标价,上至阁宰,下至小吏,但凡交了钱的,一律可得官做,简直视社稷为买卖儿戏。敕令上有皇帝的御笔,中书、门下二省的官员不得过问。只因这类封官的敕书是斜封的封口,那些花钱买官的人便被戏称作’斜封官’。除此之外,如果有人想免除税赋、兵役,则奉给她们三万贯钱,则可获得僧尼身份,与世俗凡人有别。
朝内已是如此,天子却视而不见,她们在朝外也就愈发的不知收敛。韦妙儿与女儿们广修寺庙,以期为自己积累阴德。可事实上,有些修筑寺庙所用的土地原本是百姓家宅,但韦妙儿的走狗们不管不顾,扔下钱财便驱赶百姓离开,毁家宅而建佛寺。自然也有正义的官员上疏请止,然而奏疏如石沉大海一般,永无回音。
再说上官婉儿,她身为天子昭容,却常与母亲郑氏居住宫外,致使不少女官纷纷学她,也在宫外购买私宅居住。上官婉儿在自己的府内与官员们交流饮宴,作诗行赋,若官员们趁机求官,她无一不从,甚至有传言道其豢养诸多美少年藏于私邸,终日与他们寻欢作乐。对此,李显亦无多言。
我已被李显猜疑,更是处处小心谨慎,虽都看在眼里,但也只做安静看客,不做任何言论。可没曾想,秋末时分,我还是惹了事。某日,美萱这位稀客突然亲自登门,直言请我让出名下的一处地产,便是高家的旧宅。
高家旧宅本为唐初重臣高士廉的家宅,这高士廉何许人也?其祖乃北齐清河王高岳,一代名将,单以血统论之,高士廉是一个鲜卑皇族。高士廉生于北齐末年,当他尚是懵懂顽童之时,北齐被北周所吞并,高士廉失去了皇族身份。在高士廉成为手执书卷的学童时,他又从北周臣民变成了杨隋的臣民,没过几年,他有了一个妹妹。
十余年后,高士廉的妹妹嫁给了一个名叫长孙晟的男人。这长孙晟乃北魏太师、上党王长孙稚的曾孙,也是一个鲜卑贵族,因发妻亡故,因此续娶高氏。高氏夫人为长孙晟生有一子一女,可惜长孙晟英年早逝,高士廉心慈,便将妹妹并年幼子女接回自家一并抚养。
隋末,由高士廉做主,将甥女长孙氏嫁给了当朝天子的表弟的次子。不过四年,天子的表弟接受禅位,改国号唐,即是唐高祖李渊。而他的次子,即是秦王李世民。再后来的事情,自不必说了,长孙氏贵为大唐国母,她的哥哥长孙无忌位高权重,他兄妹二人感激舅父的慈养恩情,又因高士廉本身怀有大材,也一向为李世民所器重,自是各种恩赏不断。
自古以来,天子能赏赐、拉拢臣下的最好礼物便是自己的女儿,也是臣下用以证明自己最受皇恩的有力证据。贞观年间,某位封号’东阳’的庶出公主下嫁高士廉的长子高履行,也就是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的亲表弟。太宗西游之前,长孙皇后的小女儿新城公主订下与长孙铨的婚约,此人乃长孙皇后从父长孙操之子,换言之,新城公主被许配给了自己的表舅。
高宗显庆四年,武媚扳倒长孙无忌,家族一夕倾覆。成婚数年,新城公主与长孙铨原本琴瑟相谐,可面对圣旨,也不得不遵旨和离。长孙铨被判流巂州(今云南境内),不久被武派官员追杀遇害。
不忍见年仅廿五的妹妹守寡,高宗有意为其再选驸马。东阳公主向高宗举荐了韦正矩,此人出身京兆韦氏家族,其父乃彭城郡公韦庆嗣。新城公主虽又遵旨再嫁韦正矩,但因思念前夫长孙铨,公主心中患郁难消。三年后,新城公主不幸病逝,终年三十。
父母、长姐、兄长等至亲接连离世,高宗又痛失幺妹,因听闻驸马韦正矩曾对新城公主有过失礼之举,遂令拘审韦正矩,可韦正矩坚称新城公主是患疾暴毙,自己不曾对她失礼。高宗认定尽是谎言,盛怒之下命杀韦正矩,并流放其亲族,甚至于新城公主墓中壁画上的侍女们都被抹去了脸部,只因她们生前未曾服侍好主人。
前番长孙无忌倒台时,高履行因出自长孙氏舅族,被贬为’洪州都督’,后转’永州刺史’,不久便卒于任上。这一次新城公主的暴毙,除了倒霉的韦正矩及其亲族,举荐人东阳公主也受了牵累,敕令东阳与二子徙集州(今四川境内),高家就彻底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