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犯胡兵 未料深宫生变故(下) (4 / 13)
原本只是单纯的惊讶,大约是因裹儿容貌与我相似,而后那眼神中渐渐多了一些我所熟悉的情感。
延秀复又平静,向裹儿行士揖之礼:“想必是安乐郡主,弟延秀见过郡主。”
裹儿还礼,她客气道:“淮阳王回都一路辛苦,宫中已备佳肴、舞蹈,专为淮阳王接风洗尘,太子与太子妃奉旨主持。”
延秀急忙面向宫城方向叩首:“敬谢神皇!”
洛阳城内,所有的歌舞升平与客套谦让都是障目虚华,只有由来已久的积怨与刻骨仇恨最为真实。
三年前,张易之兄弟害死延基、重润与仙蕙,李武两家所感受到的不止是恨,还有恐惧。作为长期周旋于权力中心的家族,我们决不容许自己的性命为他人所辖制,因为我们深知无法做主的糟糕后果。步步退让并不意味彻底放弃,我们要报仇,我们要把失去的全部加倍夺回。
“见过相公。劳烦张相来此,太平深感歉意。”
“殿下客气。”
张柬之年已八十,须发尽白,行步迟缓,一派老态龙钟的模样,若非我清楚他的身份,只会以为他是个寻常老翁。他并非大器晚成之辈,年轻时涉猎经史典籍,可谓学富五车,但正式入朝为官时年届六旬。
狄仁杰在世之时曾屡次向武媚推荐张柬之,武媚也曾授职,狄仁杰却不满意,道张柬之乃宰相之材,不当被授予低职。张柬之生性耿直,常与武媚之意背道而驰,因此多次被贬。
直到武延秀回朝不久,因开罪二张,’春官尚书’兼宰相姚崇被贬为’司仆寺卿’,后又被迫出镇灵武(今宁夏),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临行之际,姚崇力荐时任’秋官侍郎’的张柬之接替自己,武媚答允。
张柬之终以八十高龄披紫拜相,纵观古今亦是罕闻。我邀他在位于南郊的一座庄子里见面,如我所料,他对我的相邀没有任何的迟疑或拒绝。
我道:“往日宫中曾见,却从未与张相叙话。”
张柬之道:“诚然。可你我其实早已相识,至少,我从狄公的口中了解了殿下的为人。狄公生前曾私谓我,公主可信、可依托。殿下若有要事,尽管吩咐,我身虽老朽,可这一颗脑袋倒还灵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