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城子 酒肆惊悉当年事(上) (1 / 13)
在赶往昭陵的途中,我与今冬的第一场雪不期而遇。
正是腊日的晌午时分,宽阔平坦的官道空荡而幽深,除了冷冽寒风,只鲜少交流的三人三骑,颇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凉意味。蓦然,一粒雪霰落在睫梢,我欣喜仰望,仿佛只是瞬间,鹅毛般雪花便洋洋洒洒的从天而降。
收缰勒马,远眺西北,九嵕山可见其半。山巅处雪雾缭绕,至苍郁山腰,依稀窥见殿堂房舍的大致轮廓,那石黄色的坚固垣墙绵延达数十里,圈在墙内的土壤深层,安葬着同穴长眠的太宗李世民和他最心爱的女人。
又经过一个时辰的行路,至申时,我们来到了墓庐外,眼见四下没得残败落叶堆积,干干净净,我稍感欣慰。很快,马蹄声引得守墓人推门查看。
“你们。。。公主?!”
**前,城阳长公主夫妇被赐陪葬昭陵,她夫妇的万年福地毗邻献殿,便在献殿下首约千米处。附近另葬有长乐、新城两位公主,但二人下嫁母族,长孙无忌获罪之际,子弟悉数被流岭南,二驸马皆死于流放地,莫知葬地。帝后携手廿载,生三子四女,最后只她姐妹三人侍奉膝下,也是令人唏嘘。
薛顗薛绪尸骨无存,薛绍也只能回到父母身边,可他生前被判有罪,没有资格入葬九嵕山陵区。我力争之后,终求得位于魏征、秦琼二臣墓地西侧的一处高地,好使薛绍能遥见严慈。正月初,我因眼疾未愈,遂吩咐王昰之回长安/代/办/一切,营建墓庐,挑选守墓奴。。。全程监督,直至灵柩下葬。
所有的守墓奴赶来参拜,虽都是宣阳坊的家奴,但我并无印象,教众人快快起身,询问了自王昰之三月返洛后发生的一些事,知鲜少有人来此,至多昭陵的陵令、护军等官吏或醴泉县百姓偶尔路过时讨水歇脚。
我颔首:“自是不好拒绝,但不可教任何人进祭堂打扰驸马清幽。”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也都自觉的将对薛绍的称呼由’薛郎’改为’驸马’。
心中陡然酸痛,原来我和武媚的矛盾并未在我闯殿求旨赐婚成功后而告结,那其实只是它的开始。她本可以以她惯有的顽强毅力反对李治的圣旨但她让步了,并非代表她默许了我为自己选择的丈夫,她只视他为一件礼物,只是如往常一般满足我的一个心愿。那七年里,它一直在蔓延,滋长。每每看到薛绍,她就会想起我是因他而忤逆她。我想,当她得知薛顗薛绪曾与李贞勾结时,她一定很高兴吧,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处置他。在失去薛绍后,我才明白她的真实想法。可,无论我如何在苦痛丛生的泥沼挣扎,痛苦都不能给我强大力量,我只能通过这些看来可笑而又渺小的’胜利’报复她对我知己的轻视和残忍。而且,它尚未终止,否则她不会对我隐瞒他死亡的真相。
静立山峭林茂处,向前一丈便是深不见底的山坳。隔着漫天风雪,我遥望昭陵,良久,轻声问:“墓室内可能再容一棺?”
二人骇然失色,芷汀忙挽住我的手,勉力一笑:“公主莫同我等玩笑!公主福寿绵长。”
我苦笑,生与挚爱只能异室,死亦不得同穴,他自是会被供于太庙享子孙祭祀,而我恐难保全尸,如果这具残躯终能葬于此地安安静静的陪伴薛绍,至少不会是三个人都遗憾,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