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驻马听 红妆啼泪愁独语(下) (10 / 18)
我把玩着鲜红似火的珊瑚鞭,淡淡道:“干脆?不见得。苏相这般轻易答应与我戮力同心,不外是顾虑子孙安危。他把冯秃奴打的鼻青脸肿,太后纵然心中不快也不好发作,即便责罚,至多将他贬职,可若是沾了’谋反’二字。。。唉,耄耋之年,理应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苏相着实不易啊!”
王昰之道:“公主眼疾未愈时,闻左拾遗王求礼进谏,为防秃奴乱宫闱,请太后效仿太宗。道是贞观朝有胡人乐伎罗黑黑者,擅抚琵琶,太宗欲令其入教坊为搊弹家指点,遂将其去势。苏相若要寻帮手,并非难事。”
“似乎当年。。。曾听乐师们提及罗黑黑此人,不想还有这等故事呢,”,我微微冷笑:“太宗圣明,但太后对此谏当是一笑了之。”
“的确。其实王拾遗此举。。。似有意彰太后之过,然太后终未降责。”
我叹道:“但愿朝中如王拾遗者大有人在。”
近苏家正门,迎面有奴仆为来客引路,因见是男子,我自然而然的目视斜侧。即将擦身而过的瞬间,蓦的被人牵住衣袖。
“李晚!”
“公主!”
几乎同时,他与王昰之唤出令彼此深感陌生的称谓,随之而来的是苏家奴仆忐忑不安的连声致歉。
我大惊失色,本能的挥手甩开,甚为恼怒的瞪向那人。细思这一声声’公主’,他如梦初醒,欣喜若狂骤变为万般无奈的苦笑,似因这意外重逢而后悔。我也认出是他,内心的惊诧不减反增。王昰之看出我与此人必是旧识,示意旁人暂退。
“公主。。。炯足足寻访七载春秋,如何会想到竟。。。”
我和气笑道:“一别经年,兰卿安好无恙?”
七年未见,杨炯容貌并未大变,依旧清朗文秀,只平添了几分沧桑。我没有忘记过,在那段最荒唐任性的时光里,曾在颓垣败壁的古园梅树下偶遇这位诗坛巨匠,更不会忘记,匆匆分别之际,得他赠诗暗诉衷肠,我真真是荣幸至极,却也惭愧至极。非是’恨不相逢未嫁时’,而是我心中早有令我’取次花丛懒回顾’的钦定爱人。
然而,虽是迄今未忘杨炯,却几乎从未想起他,只因我确信那一场邂逅的缘分都留在了那年那天那一刻的金谷园。对他,除了仰慕,再无其余情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