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梦惊 一封家书扰太平(上) (4 / 10)
唏嘘一叹,我望向武攸暨,不禁关心问他:“长日在周兴索元礼之流左右,不怕被人诽议么?”
他莫名摇头,唇角漫起一丝极其无奈的笑意,似自语道:“太后委我以此职,自有用意,何来我愿或不愿。”
我默默点头,他却又轻松大笑,用手指拨了拨坠在我耳侧的雀花:“你我好容易能同行私语,为何只谈论朝务?”
“可是,”,我笑笑,瞥看他左手方的门楼:“出了这宾耀门便是文昌台衙门,你不能因私误公啊。”
二人就此告辞,我蓦的想起一事,忙请他留步:“先前你道郝象贤?总不是东宫那位。。。通事舍人?”
垂拱四年,夏四月,奴告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贤反,太后命秋官侍郎周兴鞫之,定象贤族罪。象贤家人诣左肃政台,讼冤于监察御史任玄殖。玄殖奏象贤无反状,玄殖坐免官。戊戌日,象贤临刑,极口骂太后,揭宫闱隐恶,夺市人柴击刑者,金吾扑杀之。太后怒,命支解其尸,发其父祖坟,斫棺毁柩,焚爇尸体。
章德殿,周兴恰站在光线最明亮处的边缘位置,隔着光影里流沙似的悬浮微尘,无法看清他究竟是何表情。周兴的情绪听来一直很沉稳,不断更换说辞,向成器再三追问郝象贤生前是否有过弦外之音,是否私自引荐过什么人,均被成器矢口否认。我安坐一旁,暂以不变应万变。
思绪飘回上月的星津桥,我亲睹了郝象贤最后时刻的壮举。郝象贤乃郝处俊之孙、郝南容之子,【郝处俊】袭父爵甑山县公,贞观年间进士及第,为长孙无忌舅【高士廉】所欣赏,起家著作佐郎。及李治登基,对郝处俊委以信任,久供职于吏部,掌文官任免及考课。乾封二年,任【李勣】副职,赴高句丽平叛,将士多服其胆略。咸亨三年,转中书侍郎。四年,监修国史。上元元年,代【阎立本】为中书令。除此之外,郝处俊还曾出任东宫僚臣,辅佐过李弘及李贤两任储君。开耀元年薨,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大都督,并得到天子李治极高的褒扬和肯定,且于大明宫光顺门为其举哀一日,祭以少牢,赠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硕。令百官赴哭,给灵舆,并家口递还乡,官供葬事。郝处俊临亡时曾嘱【裴炎】’生既无益明时,死后何宜烦费。瞑目之后,傥有恩赐赠物,及归乡递送,葬日营造,不欲劳官司供给。’。看似完美到无可挑剔的一生,却只一次差失。某年李治有意令武媚摄政,郝处俊与时任中书侍郎的李义琰力谏不可,遂作罢。朝中皆知此龃龉。郝象贤既被告有反意,武媚将此案交由周兴负责本无可非议,但最后连累郝处俊、郝南容爷俩竟被抛坟毁尸,少不得有人猜疑她是借机报复。
郝象贤是一个容貌比女子还要秀雅几分的年轻人,在我的印象里,他的个性二十年如一日,斯文内敛,常安安静静的看别人谈笑风生,纵然得诨名’宠之’,亦一笑置之,不嗔不怒。两年前,郝象贤出任东宫通事舍人,旭轮很是满意且放心,盼成器能受其熏陶。而直到上个月,我才真正认识了郝象贤。二十五岁的郝象贤,遍体鳞伤的郝象贤,眸中燃烧不屈烈火的郝象贤,从容自若的昂首登上行刑台。他清楚自己的举动将累及先人,但他深信祖父会为他的英勇而骄傲,他以残躯撞开左右小吏,面向密密匝匝的观刑人群,声嘶力竭的喊出他的冤屈喊出酷吏的阴险狠毒,他挥动抢来的柴棍驱打小吏,为自己争取多一刻的自由。他向世人揭露武媚如何一手遮天,如何秽乱内宫,甚至慷慨激昂的诵读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我虽无法完全赞同,但我佩服郝象贤比我有勇气,至少这一生能痛快淋漓的活一回。三个金吾卫最先冲破人群跑上刑台,在他们举刀朝他砍下的那一瞬,他犹然无悔大笑,长立于天地间。
成器虚年十岁,自出生从不曾被人如此诘问,起先尚能镇定应对,但见周兴无意罢手,再忍片刻,小脸蓦的涨红,愤恼的瞪着周兴。
“寡人不得使学士久候,周侍郎若无旁问,还请早返衙门!”
“殿下,”,周兴阴恻恻的笑了一声,平声道:“既是殿下推说与郝象贤无多往来,臣再请殿下思量,陛下每至东宫,郝象贤是否与。。。”
“周侍郎不得犯颜!!”
惊觉周兴真正的险恶用心,我耐不住一记怒喝,在场众人俱是愕然,为我担心的同时却又盼着周兴的嚣张气焰能被压下。而隐在微尘后的周兴仍似一尊泥塑,纹丝不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