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天谣 王孙他年归不归(上) (5 / 14)
如同世上任何一个普通的富家老妇,武媚爱上了含饴弄孙的清闲日子,将朝政大权完整的交予李显,再不过问。伴随她这极不寻常举动而来的则是愈来愈多的武氏子弟开始进入朝堂,已有官职者如武承嗣武三思之流更被加官重用。
而每一次的筳宴,有四个人永远是不和谐的音符。与乐享其中、讨好武媚的大家不同,他们一直保持谨小慎微的态度,从不多言,亦不多行。
李显登基后第三日,我如常长跪守灵,忽有二人哭踊入殿,身着丧服,四十上下的年纪。待看清他们穿的都是斩衰,我于是猜出了二人身份。
李上金为李治第三子,生母乃杨姓宫婢,自李治尚是晋王时便服侍他。据传她与武媚有隙,武媚成为大唐国母后,她被迁出宫随子同住。李素节为李治第四子,生母淑妃萧氏。他的容貌与李治有六分相似,初顾时令我大感震惊骤然泪目,不想他竟比李弘、李贤更像父亲。仪凤年间,二兄弟被分别安置于灃州、岳州,不许朝见,而我在那之前也从未见过他们。
当时,旭轮仓促起身,生疏客套的称呼二人为兄,他们却格外拘谨,并不开口答话,似习惯性的含胸缩肩,顿了顿,继续嚎哭。待正式拜见过武媚和新帝李显,二人被允暂留洛阳,另改封王爵。很快,我的异母姐——义阳公主李下玉和宣城公主李妍玉也返洛送别多年未见的父亲。
武媚虽是四人嫡母,但与四人并无血脉相连,更曾与四人生母有隙,因此,她只将四人看作臣子,四人亦视她为君,时刻不忘,畏手畏脚,不敢有半分差错,因而较之众人才显得格格不入。
袭芳院,成器和重照各抱一个披挂五颜六色彩绸的傀儡人,我笑看他们堂兄弟扮演战场上的交战双方,口中稚声稚气的不停大喊’冲啊’、‘杀啊’。忽闻武媚唤我,我应声看去,见她正慈蔼的望着我。
“来。”
“诶。”
我偎着武媚坐下,还不忘去看成器和重照。武媚亲手为我整理鬓间卷草纹银钗,她忍俊不禁道:“自大帝病重,你便伤心过度,阿娘已是许久不见这般由衷的明媚笑意。月晚啊,既是如此喜欢孩子,便赶紧同驸马生一个!待大帝周年忌辰,你携孩子同去祭拜,他在天有灵,必能宽心。他生前一直遗憾未能亲见你的孩子。”
担心被周围的人听去,我好不羞赧:“阿娘!这得子之事。。。岂是我想有便能有?!”
武三思的妻子范氏凑话:“公主有意求子,实是一桩易事啊!京师长安有一座庙宇最是灵验,公主必定知晓!”
我其实并不感兴趣,却又不愿拂了人家的好意,便顺话道:“愿闻其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