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昼锦堂 帝女花落谁家郎(上) (1 / 6)
仪凤四年,正月己酉,幸【东都】。二月壬戌,吐蕃赞普卒,遣使吊祭之。乙丑,东都饥,官出糙米以救饥人。
夏四月戊午,荧惑入羽林星。五月丙戌,【皇太子贤】监国。戊戌,造【紫桂宫】于【沔池】之西。六月辛亥,制大赦天下,改仪凤四年为调露元年。
七月炎夏,正午时分最是酷热难耐,若非紧要之事不得不外出,人们多愿静坐房中乘凉。宫中素重养生,但凡无事,贵人们午间都会小憩养神,我也早已养成这个习惯。今日觉浅,醒来后让值事的柳意去看了殿外日晷,知不过睡了一刻。问旁人的情况,柳意道她们如常待在后殿的东阁里,等我醒来再做事,不敢扰我休息。流杯殿向来少事,芷汀等人是陪我读书或游嬉,令有人专责扫尘搬运一类的粗重活计。我若午休,芷汀她们便在东阁里歇息或玩樗蒲等搏戏,运气好了,还能赢些钱。
自二圣正月至洛,我几乎每旬入宫与家人相见,来去皆匆匆且从未大张旗鼓。至五月末,阿史那伏念回了突厥,听李贤说他已变卖二京内全部资产,大概无意再返大唐。我因而常住宫内,间或回观小住三四日,对外仍不敢明言,总得给人家突厥可汗留点面子嘛。
记得第一次相见时,李治说生我养我十五年,父女二人从未分离如此之久,不舍教我回观,越说越激动,竟揩泪自责,觉得自己为君窝囊云云。我大受感动,武媚在旁劝他,说只要忍过这一二年,待风波稍平便可一切如旧。武媚也对我分外想念,把我当孩童似的搂在怀里,心疼我清瘦许多,又问我在观中住了两月可有心得。我如实禀告,道‘烦闷无他’。她苦笑连连,说只是烦闷倒是好事,贞观二十三年,二十余岁的她被迫入感业寺落发为尼,长日拜佛诵经,不知出路何方,担心红妆裹枯骨,那种了无生念的绝望甚于烦闷千倍万倍。那时她最想要的是一副可靠的肩膀,一个可爱的孩子和一个温暖的家。
每次回宫,我最怕看到刘丽娘,清楚原因,只是刻意回避它。很幸运,旭轮的身侧从不见她的倩影,想是留在王宫内安心养胎。我也不敢多看旭轮,现在的我对他需要精神上的疏离。他倒是主动与我攀谈,道已收了经书,十分感谢,刘氏亦然。我逼迫自己言行如常,始终教李显在我们左右。李显仍爱说笑逗趣,无意谈及旭轮在王宫豢养羽鸽,每日勤快的亲自伺弄它们。某些朝臣投其所好,特意寻购稀世珍品送入王宫,目的自然是搏二圣欢心。旭轮愿以重金购买,他们却不敢收,多是讨一幅他的亲笔字画,欢喜而归。
未时三刻,不过在廊下站了一小会儿便惹一身清汗,方准备沐浴,却有人来,道刘氏临盆,方为旭轮诞下一子,二圣身为至尊轻易不可出宫,遂命太子妃房云笙代为探望孙儿。房云笙知我与旭轮一向亲厚,便教东宫宫人跑来找我,问我可愿和她一道,去看望新生儿。忽闻旭轮升格当了父亲,我第一反应便是推算日子,疑窦彻底消散,由衷为他开心,自是一万个愿意,忙带着宁心赶赴东宫与房云笙汇合,再乘马车前往王宫。
房云笙深为旭轮和刘丽娘高兴:“天皇原就夸赞刘孺人极有孝行,而今产男,必能进位正妃。我本为孩子备下贺礼,倒忘了也给她备一份呢。”
“阿嫂说的极是,”,和房云笙一样,我从内到外也都是欢喜的:“虽未谋面,却十分紧张那孩子。本已备了贺礼,闻他降世,竟平白忧虑自己挑的东西算不得上品,可仓促之间却不得空闲再次甄选。”
房云笙抿嘴一乐,玩笑说:“何需忧虑?此儿乃二圣唯一嫡出之孙,恩赐只多不少,必是内库的顶尖珍玩。你我所备贺礼算得什么?恐相王看不入眼呢!便说前些日子,天皇才赏他一幅博陵男的大作。”
过道光、履顺,便到了毗邻北市的敦厚坊。早有人提前通传,下车时,旭轮和豆卢宁正恭敬候在正门之外。见我随行,旭轮似感意外,冲我微微颔首,知我今日住在宫中。
待他二人依次拜过,房云笙浅笑:“相王少礼,孺人少礼。二圣命我至此非为见你二人,速速带我看望’功臣’与大郎,我与公主可是心焦难耐呢!”
众人笑,遂步入王宫。旭轮道:“这是自然。”
豆卢宁在旁伴着,借了侍婢的白绢纨扇替他打风驱热,面上是久睽的自在笑意。隐约记得,上一次见到这个笑容仿佛还是四年前,不过我与她一向少见,兴许这两年她与旭轮私下倒也和睦互敬吧。
豆卢宁笑说:“太子妃莫急,宫人们正清扫产房,为刘孺人更衣。哎呀,我才见了第一眼,便说大郎有福气,额眉里透着福相呢。自刘孺人诞下大郎,相王抱了去,谁劝都不舍放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