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怨奴娇 多少事欲说还休(下) (4 / 10)
我哭的是满脸泪涕,胡乱用衣袖擦抹。李治轻抚我脑瓜,无奈的与众臣道:“我八子四女,如今只一双小儿女犹养于膝下,严苛管训恐其畏我,懈于约束又恐其行不端,唉,为父者难啊,不知卿家亦烦困于此事否?”
大家顺着李治的意思,倒了几句自家的苦水,都说娇惯幼子幼女在所难免,后辈若难成材,只要不违礼仪人伦,不玷污家门祖宗,便也不必苛求了,李治颔首认同。有女官入帐行礼,请示午宴时辰,又说已遵李治吩咐置备了吊炉,可以烘制古楼子了。
才听‘古楼子’三字,唾液的分泌立时旺盛。何为古楼子?听名字与食物并不沾边,却实打实是一道齿颊留香的美食。食材用料并不难求,只是富贵人家的做法更麻烦一些。内馅选用幼嫩羔羊肉,不用刀切,而是用钝锤细细的砸成肉泥,耗时耗力却来不得半点偷工减料,一边砸同时佐以胡椒、豆豉等调料,随后,将已入味的肉馅均匀的铺在面饼夹层内,除此之外,面饼内外还要抹上数层油酥,将肉饼贴在红泥炭炉内,借果木热气熏至半熟,肉香便也慢慢的沁入了面饼。新鲜出炉还冒着热气时,别怕烫嘴,咬上一小口,那滋味,酥嫩香润,让人感动的直想哭。无论吃过多少次,仍不觉满足,念念不忘。
我暗咽口水,十分可耻的饿了。李治道稍后开宴,因为还没寻见李弘哥仨。女官报说李弘曾派了近侍告知太子妃裴瑾娴,道自己与李贤去追野鹿了。
李治呷了一口水润喉:“鹿?苑中有鹿?”
“是,太子入林遇鹿,喜道今日乃公主嘉辰,欲擒此鹿为公主贺,因与雍王一道追去。”
李治微颦眉,他清楚长子的病情,心中自是担忧,而外人心目中的储君一直是一个和善宽仁却也含蓄内秀的青年,尤其体态单薄,骑马猎鹿这样的行径令在座大臣均感意外。
这时,只见李治缓缓起身,他饶有兴致的望向帐外春光:“记得太子随我初行猎,时年八岁,箭簇未中却擦伤了那野畜背脊,唉,太子因此愧疚不已。久坐神疲,不如走动一番,我助太子与六郎一臂之力!”
忽闻李治要暂离芙蓉园,帐内大臣立即谏止,陈腔滥调,道是李治身份极贵此举危险云云。李治不改主意,说接近自己的子民怎会危险,吩咐宫人备马,免了声势浩大的阵仗,只允杜怀敬等五六内官跟随。我不想与旭轮尴尬同帐,便闹着同去,李治便抱我上了马。诸大臣又请随行护卫,无人得此殊荣。
由李弘遣回报信的那个近侍在前引路,我们来到了附近的晋昌坊,是他主仆分别的地方。隔着一道坊墙,便是宏伟殊丽的天下悉知的宝刹——慈恩寺,那是李治为母追祈冥福而主持建造的,传世千余年后,它早已成为佛教圣地,高僧玄奘为后世所敬仰铭记,但几乎无人了解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深切怀思。
我张望着雁塔方向,李弘的近侍向人打听李弘的去向,被一个路过的挑夫无意听见,挑夫把沉甸甸的货筐换了一个肩头来挑,抹一手汗,喊道:“先见一双华贵公子入了靖安坊!!啧,谁家有此儿郎,真真好福气呀!”
我们遂依挑夫所言行至两坊之外的靖安坊,大坊开四门,我们由东门入内,勒缰边问边寻。在西曲巷的一座大宅外,李弘与李贤并肩而立,正与一个女子交涉,一头鹿竟偎着她的腿,四蹄纤纤,弱小可怜,比之猫儿略高二三寸。远看那女子衣饰光鲜,侍婢环绕,想是府中女眷。及近,惊见竟是一位姿容绝众的美人,冰肌玉骨,凡俗不及她百中之一,而且十分面善,我好像见过她。
我心中大赞天仙下凡啦,背后的李治呼吸一窒,由衷倾叹:“有此殊色在前,春辉倍添,所谓轻云出岫,应如斯人!竟是谁家可人?!”
眼见李治夸的如此动情深切,我不禁腹诽,喂喂,老兄,別忘了你家里还一正主儿呢!!醋劲儿可大着呢!再者说了,这位陌生的‘殊色’也只是沾了年轻的光,比之武媚仍是略输一筹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