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纱窗怨 夜静宫深人徘徊(下) (2 / 8)
远至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二国的儒士认定泰山乃天下至高之山,唯人间的‘人主’堪配在此祭祀神灵,若求一统天下,国泰民安,更应在此行望祭典礼,是为‘封禅’,封乃祭天,禅乃祭地。然而,如若平庸甚至无道昏君,断无资格行封禅之事,只会令天下耻笑诽议,加之筹备过程异常繁琐,耗费大量金钱时间,故而能真正封禅泰山的人主少之又少。
夫妻二人落座正北主位,一座黄石曲足榻,但外层似裹着剔透琉璃一般,流光溢彩,富丽非凡。我抚着宝榻细细观瞧,通体竟无一丝人工雕琢焊接的痕迹,靠背、扶手之形态皆如天成,心算这要是能搬回21世纪,那得是无价之宝啦。
李治听旭轮背诵千字文,片刻,忽对沉思不言的武媚道:“何必坐立难安?我意已决。”
武媚苦笑,眼皮仍低垂着:“自古封禅,公卿充担亚献,而今圣人竟欲以妾。。。妾只恐。。。复为千夫所指。”
李治抚她衣袖,安慰道:“莫忧,你进表即是。可知我欲以谁人担当终献?”
武媚道:“妾肆口妄猜,圣人万勿降罪。史书有载,封禅泰岳之人主,唯始皇、孝武、光武三帝,六百余年,社稷更迭,战乱四起,礼仪详注难免遗失或误记,妾闻封禅乃天地二仪内重中之重,彰人主之诚之仁之功,若是终献,妾窃以为。。。乃二王三恪执礼。我朝以周、隋苗裔为二王后,故而此次终献当是宇文室介国公、杨室酅国公。”
“非也,”,李治笑意略黠,他拉住武媚的手,武媚凑近,他低声对她说:“我欲以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如此,卿不复忧也。”
武媚神情惊愕,不禁抬眼看着李治,李治一副果如我料的得意表情:“卿可知我深意?”
武媚用心思索一番,道:“太宗有子一十四人,生者以。。。以涪陵郡王最是年长,然其旧年获罪,幽于巴州;次为蒋王,然王官声欠佳,又母为宫奴甚是寒微,不足担此重任;次为越王,长于骑射,兼涉文史,虽曾有纵奴欺民之举,然王遵敕矫正,无多再犯,太妃燕氏,出身名门,侍奉太宗廿余载未尝有过,德仪服众,若以太妃为终献,实是褒许越王?”
李治十分满意的笑视武媚:“女子难得聪颖如卿,我从不悔以卿为中宫。除此之外,太妃兄敬嗣现刺郓州,敬嗣之婿李大志现刺甘州,一东一西,皆是我社稷基石,职责关要,如此殊荣,也可慰二臣之心。”
武媚道:“既如此,圣人是否宣李刺史之父随行泰岳?”
“李客师嘛,”,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李治呵呵笑道:“年过八旬,况致仕十余载,不劳此老翁远行,便教其侄代劳吧。”
“卫国公必感激圣恩。”
“卿又如何?我以卿为亚献,帝后同祭天地,亘古未有之,卿如何谢恩?”李治边说还边动手了,哪里还管儿子背什么书,轻抚武媚脸庞,神情好不宠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