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 此行不易勿轻纵(上)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虚词 此行不易勿轻纵(上) (1 / 3)
        麟德元年,十二月,杀内谒者【王伏胜】,盖与【庶人忠】谋逆也。太子少师【许敬宗】告中书侍郎【上官仪】与忠通谋,遂下狱,丙戌,杀上官仪,子周王文学【庭芝】相坐,家口籍没掖庭。戊子,【庶人忠】赐死于黔州流所。

        没电话更没电脑,但李家家政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不龟速,三两天工夫而已,掖庭丞捧着籍册来见武媚,道是牵涉此案的各家女眷均已登记在册,一一列入奴籍,就中数女颇有姿色,请示武媚,看她是否要赏赐外臣。我当时刚睡醒,一秒就来了精神,眼睛瞪得像铜铃,耳朵竖得像天线,大骂这封建社会还真是吃人啊,怎么敢把好好的姑娘家当成货物随随便便的赏人呢,如果是三观端正五官顺眼的年轻帅哥倒也罢了,万一是坏心眼的糟老头子,那可是把人推下火坑啊!当然啦,作为一个身高仅两尺、行动要靠爬、词汇个位数的小宝宝,任谁也听不懂我的婴言婴语,我大段大段的口吐芬芳只换回武媚和蔼一笑。

        唉,前朝进行着一场不知多少家破人亡骨肉永别的大清洗,而内宫的蓬莱殿,‘大唐第一五好家庭’却上演着其乐融融的温馨一幕。不对,是我口误,据我观察,并不是博人眼球的造作表演,都是真情流露,绝不掺假的合家欢。

        让我在三十六个时辰内接受自己穿越到唐朝的事实,有点难度,让我在三十六个时辰内对自己这新身份与梦中哥哥的关系彻底释怀,我办不到!一辈子都办不到!!这叫什么事儿啊?!我为什么甘愿放弃投胎机会而选择那张被月老婆婆宣称将令我‘万劫不复’的符纸?还不是为了一句‘好好活着’!为了一探前缘!为了屡次于绝境伴我、救我的哥哥!明知我视哥哥为心上人,明知我满心憧憬能重续梦中情份,偏给我安排这么个倒了八辈子血霉的破身份!他现在还真是我哥哥!9999纯金的亲哥哥!

        不错,最亲不过手足,亲倒是真亲了,可谁家能允许儿子和闺女相恋啊!你哪怕让我穿越成一烧柴丫头,我也能正大光明的勾引这奶乎乎软萌萌的小皇子呀!呸呸呸呸呸,我可不是那啥癖,至少十年后再勾引吧。哼,千万别给我穿回二十一世纪的机会,我一定冲去月老祠砸了她的卦摊儿!诶,不对不对,那几件破烂儿也没啥好砸的,万一那老太太碰瓷儿装病,以我的工资还真是扶不起呢。依稀记得,月老最后说的是‘你我大唐再会’,难不成。。。她也在这里?

        基于月老对我的无情作弄,我郁郁寡欢,心情都写在脸上,除了吃奶就是摆臭脸,见人就烦,最烦的就是只会抱我扒拉我偶尔还拿我当冰激凌似的来回舔我的李旭轮!!!两岁半的孩子特别能闹,没走几步路就想窜天,你乐意蹦跶就自己蹦跶吧,还非要拉着我一起上树。宫娥使婢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他还不乐意了。在他极其有限的认知里,我这个只会满地爬的妹妹不过是一件看入眼的人形手办罢了。

        满心喜欢的小哥哥成了自己的亲哥哥,他还不分日里夜头的骚扰我,我的脸就越来越臭了,以致于第一次见到李弘时,他十分困惑的对李贤说四娘像是变了一个人,我吓的不敢继续poop,幸好李贤说是李弘守着东宫那一亩三分地不常出门走动,婴孩长的快,六七日不见就是另一副模样了。李弘稍释然,但下一刻,他掩鼻后退,宫人们赶紧来处理我这个不给储君留面子的小屎妹。

        有个事儿我目前还没弄明白,听李贤对我的称呼,我是他的二妹,但如果按照李弘对我的称呼呢,又好像我前面还有仨姐姐,不止是我,李弘哥俩对李显和旭轮的称呼也并不一致,一时行三行四,一时又行七行八,依我不知对错的理解呢,李弘应该是把非武媚所生的异母兄弟都算了进去,但李贤对手足的定义仅限于一母同胞。至于我的新身份呢,得益于在省图书馆偶遇的师出名门的小老师,还得益于初中看过的那部老少皆闻的电视剧,我知道人家武女皇有俩闺女,一个尚在襁褓即夭折,另一个就是太平公主了,既然武媚现已贵为中宫皇后,那我就不可能是她大闺女,而那个生前威名赫赫死后不知所葬的太平公主嘛。。。

        吃的太饱,我本能的打个奶嗝儿,噗,好嘛,亲自抱着我屈尊求我‘为哥哥展颜’的万岁天子李治不禁皱眉,宫人们齐声口称恕罪,恭请李治更衣。话说某些粗制滥造的古装剧实在误人子弟,皇帝老儿也不是时时刻刻穿着老长老长的拖地龙袍嘛。两次见到李治,他穿的都是较宽适的同款袍衫,也看不出有什么巧夺天工的绣样纹饰,头顶小黑帽,腰系九环带,脚踩六合靴,如此而已。

        李治移驾内殿,我继续思考自己的问题,心话他夫妻俩看着都是年富力强的年岁,尤其武媚那身段也不在弱不禁风之列,按隔年一个的话,他俩再生三两个也没啥大问题,不过,如果我不是太平公主,那我。。。

        “弘儿近日安好?”

        “东宫无事不顺意,唯忧阿娘与弟妹。闻阿娘冒触鳞之险面圣陈情,儿不胜感恩。”

        李弘就坐在李治下首,一直和李贤谈论一部叫什么风林或芳林的书,李治才一走,武媚便近前与大儿子叙话,声音很低,像是只想被李弘一人听清。提及废后风波,母子俩都有些后怕也很激动,李贤向旁边走出几步,问宫人们要吃要喝。

        武媚轻抚李弘袖缘,像是担心儿子穿的不够保暖,她视线匆快的扫过内殿,叹道:“不必谢我。此番你我能保得荣华,不外是圣心仍旧垂爱,否则,阿娘便是跪死御前,圣人。。。唉,子以母贵,王氏失其后位,庶人遂失储位,可今时不同往日,我若被废,圣人无子可立,也是你我之幸啊。哼,原不过是圣人一句意气之言,上官老贼承风希旨,竟敢谏言废后,真真自寻死路。”

        李弘笑意勉强:“儿难自安,幸得周国公宽慰,道帝王心性不同凡人,经此一事,圣人对阿娘只会愈发爱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