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婚事应了 (5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44婚事应了 (5 / 9)
        所以,接下来的会议,就是讨论一下分田要怎么分,分的到底是哪一些田地,水田跟菜地,还有一些尚未开荒的山地,这些是不是也要分一分,别管现在那些山林只是一些灌木林子,但是,如果开荒成果园,那就是能够有不少的收益的。

        因为之前村民们就已经有说过要分就分果园这事,所以,果园这一块反而是重点了,对于村里现有的果园,还有未开荒的荒山,一个是已经在陆续享受收益的,一个是还没有一丁点影子的,要分的话,那又是不一样的分法了。

        为此,叶有华特意把以前测量出来的老门山实景地图给取了出来,这是一幅很大的地图,当初也是村里为着要发展旅游村,这才细细地测量过,这一份地图要画出来那是真的很不容易,按照的是一比五百米的比例画出来的图纸,将整个老门山所属的范围都圈了进来了。

        图纸往会议桌上一铺,还有一些边角垂了下来,这是因为图纸比会议桌还要大一些的缘故了。

        当然,除了这一份大图纸之外,另外还有很多份的细图,五百米的比例还是大了一些,很多需要细细标注的没法给标注上去,细图就是补充这些详细资料的。

        关于老门山的农田,很早之前,为了方便使用机械农具,早就有平整成一片一片的了,除了一些灌水所需要的排水渠,农田基本上很大一片的。

        叶有华拿着数据资料对照着图纸跟大家解说着老门山目前的农田,“这些年来,村里的水田一直都有在加加减减,有时候我们开荒了一些水田,有时候又占用了一些水田,目前水田的数是一千三百六十四亩,特别要跟大家说一声,这里头不包括碧桃山上碧潭观开出来的那些水田,碧潭观目前开出来十八亩水田,不过,他们开出来的水田都不是一大片的,比较曲折。菜地呢,约有七亩的数,其他的都是用做了药园、果园跟茶园。”

        “碧潭观是尘恩道长他们开荒出来的,那就归入碧潭观吧?”朱立良就提了一句,“原本,我们村里也没有想着要在碧桃山上开僻水田的,那边远了一点,山上阳光也不大好,种植收割也不大便利呢。一直以来,我们更多的是往山脚下洒一些中药种子而已。”

        还有一些老干部们也觉得朱立良这个提议好,“立良老哥说得对,碧潭观我们老门山原本也没有指望过的,结果道长们开荒,现在碧潭观里差不多都能够饮食自负了。也就需要跟村里领取一些招待游客们的粮食。”

        “立良叔说的这个也不能说不对,确实,碧桃山上的水田是碧潭观里的道长们自己开荒开出来的,归入道观里也能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我们老门山可不仅仅只是有一个碧潭观,还有一个门山寺呢,碧潭观有那么一大座碧桃山有得地方可以开荒,门山寺这边可没得可以开荒的地方了。”叶有华倒是赞同碧潭观开的荒归碧潭观,但是老门山的门山寺又要怎么处理呢?

        于小五就举手说话了,“门山寺还用不着现在担心吧?碧潭观现在是有十来个道长了,才能够发展到现在这般的规模,可门山寺一直还是村里打理着,还没有什么法师呢,而且,道长们有这个心自己开荒,可不知道以后的法师们会不会这个心。”

        “也不是这样说的,”朱立良摇头,“门山寺也需要考虑一下,只是门山寺是挨着水库边修建的,外边倒是挨着有荒山,村里的安排是准备开荒成果园的吧?但是那荒山靠近了高庙村了,这座荒山,我看有得扯呢。”

        大家听说这个也叹了一口气,可不是么,那边那座荒山确实是挨着高庙村了,老门山一直没有动那边,也是怕跟高庙村那边起纠纷什么的,虽然高庙村只是一个小村子,以前也只有一个小小的生产队,但是,多少年的老邻居了,老门山也不喜欢跟人起争执,所以,这座荒山就一直空在那里了,连茶树都没有种的。

        叶有华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这个事情,还得是解决了,不能一直放在那边,看看跟高庙村谈一谈这事吧?虽然是挨着他们村的,严格说来,以前那座山也是归入我们村子里的。”以前是村里一户朱姓人家的山呢,只不过后来所有的土地都收归国有了,就没有这个可以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