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七九、江陵攻防 (1 / 3)
我站在城墙下设置的临时指挥所中,对着绘制粗糙、仅能表明大致位置和地形的手绘地图,眉头紧拧。自从吴军大军压境,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六天了。战况很明显进入了相持阶段。无论我再怎么盯着这副地图,也没法从中获得更多信息,于是只好作罢,直起身来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走出屋外。
不远处的城墙上,全副武装的士兵警惕着城外吴军的动静,运送武器和城防物资的运输小队来往穿梭。天气不好,是阴天,天空中云彩厚重,临近中午了却一丝阳光都没有。一旁做饭的大锅早已支了起来,随风飘来阵阵食物的香气。这正是再普通不过的战时日常,只不过之前一直是野战扎营,这次我自己变成了守城一方。
十六天来,我再没有出城应战,任凭吴军在城下如何挑衅,我始终闭门不出,坐等援军。我深知以手头现有的兵力,守城绰绰有余,赶走吴军则不可能。最好的办法是使出一个拖字诀,等待吴军师老兵疲,我方援军到来,与我里应外合,才有可能结束此战。眼下仅靠江陵一城之力,是没法做到这一点的。
其实原本夷道城应该也能出兵支援。夷道在江陵的上游,规模比江陵小,重要程度也不如江陵,且深入到长江南岸,对魏军来说是放弃也不可惜的城池。夷道与江陵遥相呼应,本来可以考虑向夷道请求支援。何况陈庆又向我转告了星寰的来信,让我不用担心蜀汉会与东吴联手出兵,合围夷道·江陵。我当然不会怀疑星寰的话。但是顾虑到张灿的兵力只有一千多人,比我少得多,若要他分兵支援,夷道城的守备未免过于薄弱,我便没有动用。
然而就在前天,我却收到了夷道城守将张灿派人送来的信,说夷道城遭到蜀军水军的攻击。这攻击来得莫名其妙,起初声势浩大,兵力有七八千人,战船二三十艘。围城之后没打几天,张灿还没来得及送出求援的信使,蜀汉军队却又突如其来地撤军了。张灿闹了个一头雾水,虽然侥幸保住了城池,但直接的后果是他再不敢有前来援助我的念头。他在信中还告诉我,据抓到的俘虏说,这次进攻夷道城的军队来自蜀汉的中都护、镇守永安的李严麾下,统帅是一个叫薛礼的将军。
我恍然大悟,原来薛礼真的跑回去搬来了一支军队?他动作还真是挺快,时机抓得也非常到位,就是看准了东吴出兵江陵,知道我们兵力不足,于是说服永安守将李严出兵试图攻取夷道。李严也的确被他说服,派出了不小的兵力。但为什么突然撤军了呢?看张灿在信中也是满腹疑问,显然除了下令撤军的人自己,谁也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原因。
张灿起死回生,我也被吓了一跳。要是蜀汉没有撤军,后果怎么样,我不敢想象。以夷道城的兵力布置,七八千蜀军虽然不可能立即攻克,但若是假以时日,江陵这边又分不出援手去救,再碰上个名将领军,情势走向将会难以预料。而夷道若是丢了,我这边更难办。要知道这半个月来,吴军可是一点都没闲着。
开战第二天的出城应战可谓大获全胜,我和筚红棘各自阵斩一名吴将,令己方士气大振。就连隔三差五就跟我作对一把的蔡平,也在这份战功面前什么都没说,跟着众人一道祝贺。我不忘安抚他,水军的头功我不会忘记,同时也给他在城墙上及时的弓箭支援记上了助战之功。蔡平显得更高兴了,当晚庆功的时候狠狠恭维了我一番。
但他跟筚红棘,始终彼此看不顺眼。出身荆州名门的蔡平看不上部族猷帅的筚红棘,在他眼中,他们这些荆楚遗民与野蛮人无异。而筚红棘也看不上他这种人,他觉得自己是跟着我的,与蔡平半点关系没有。两人算是彼此扯平。
而我与陆逊在阵前的那番对话,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后果,这是令我最感欣慰的。我知道在不明真相的旁观者看来,我担任过蜀国的官职、又在吴国滞留过,这份履历不免可疑,因而从不主动提及自己游历的那段经历。来江陵之后,将兵大部分都是新的,知道的人更少。直到出了薛礼那件事,才被盛怒之中的蔡平给揭了出来。因而陆逊在战场上当着众人的面跟我叙旧,我不能不怀疑他居心不良。好在士兵的反应并没有我担心的那么大。根据我收到的反馈,几乎没有什么人私下议论这件事。或许本来听到的人就不多吧,这让我安心不少。
一战折损两名偏将,整个吴军似乎都被激怒了。他们休整了一天,接着就开始了不停歇的强攻。我们不出战,他们就主动来攻城。我们在城外修筑了防御工事,作为城防体系的延伸,依靠弓、弩、鹿角、陷坑等手段来拖延吴军。这些工事在吴军的猛攻下坚持了四天,全面沦陷,吴军开始强行攻城。
投石机、云梯、攻城锤轮番上阵,憋着一口恶气的吴军似乎格外勇猛,大有一口气攻下江陵城的意思。但江陵的城防在我一年半的悉心经营下,也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古代这些攻城守城的战术,我原本就有所了解,这几年的实战经验丰富起来之后,各种战术我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技术层面的东西没有那么难,难在如何组合应用,斗智斗勇。
战况最激烈的是三月二十二那一天。那天吴军在城外堆砌的土山达到了与城墙齐平的高度,士兵站在土山上朝城墙上的守军放箭,城下组织了敢死队尝试登上城墙。另一方面,潘璋的水军也全力出击,试图从水上牵制我们。不能不说,那一天确实很艰难。
我亲自站在城墙上指挥反击,让士兵用投石器朝吴军的土山上投射火油、石块,把土山上的小小区域变成燃烧的炼狱。这片区域的城墙上下箭矢如蝗、烟火冲天,在烟熏火燎之中所有人脸上都黑乎乎脏兮兮,血、汗、灰烬像油彩一样抹得满脸都是。
蔡平也率领我们所有的战船出城应战,包括已经赶制完成的几艘车船。这种新型战船在实战中的表现如同之前设计过程中的演练一样,没有让我们失望,机动性甚至可以和艨艟小船相媲美,而战力却远在艨艟之上,令吴军大为惊奇。不过终究我们在数量上居于劣势,即便有百里洲偏师的协助,蔡平的水战同样艰苦异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