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四、接二连三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七四、接二连三 (3 / 3)
        我和蔡平、沈钟面面相觑,三人脸上都是如出一辙的凝重。武陵郡在长江南岸,以前曾经被刘备占据,吕蒙偷袭关羽的时候将武陵、桂阳、零陵等郡夺了回来,后来就一直是东吴的势力范围。活动在武陵地区的蛮夷部族突然出现在长江北岸的江陵城里,前来营救身为蜀汉将领的薛礼,这背后隐藏的联系,真正是细思极恐。

        我当即道:“蔡将军、沈长史、筚帅,随我前厅议事!”

        顾不上吃饭,我们几个人商议了很长时间,该如何应对目前的局面。我坚持认为吴蜀两国很可能在近期对江陵采取军事行动,对此只有沈钟赞同,蔡平和筚红棘都觉得我想多了。特别是筚红棘,因为负责情报收集的他并没有发现这种迹象。在我的坚持下,筚红棘答应安排荆楚兵加强防范,扩大斥候探查的范围。

        城内的布防,经过昨晚的事件,所有人都承认存在漏洞,在加固城防这一点上没费什么力气便达成一致。具体的工作,我自己承担下来。不过我请筚红棘帮我重新设计城防计划。筚红棘是我信得过的人,他又熟悉蛮夷部族常用的战术手法,眼下陈庆不在城中,他的协助更显得不可或缺。

        物资储备和调配一向是沈钟这个长史的工作,我要求他立刻整理库存物资,储备军粮和城防用具。昨晚的袭击也骚扰了我们的粮库、草场、武库,损失有多少,我要求他两天之内统计出来,他以一贯面不改色的表情答应了。

        争议最大的就是战船建造了。因为城内储备的木材和工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上缺口,战船只能分批制造,我建议优先建造车船,蔡平不同意。他觉得车船虽然在演习中表现不错,船速和机动性还有作战能力都令人满意,但毕竟是新事物,尚未在实战中应用过,真的上了江面宽广、水流湍急、江风凛冽的长江水面,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很难说。因而他不同意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车船上,主张平均分配现有资源,整体上一点一点补充战船的损耗。但我觉得这样不合适。城内战船经过这场劫难,损失惨重已成定局,平均用力地去补充损耗,只能是整体实力永远追不上原来。不如换个思路,就把赌注压在新船型上。我对这个车船有信心,是因为我在车船的设计上压了个宝——火箭发射器。

        当然这个火箭不是现代所说的火箭,而是着火的箭。我来江陵时从洛阳带出来的人不多,除了身边不到一百名亲兵,我最看重的是星寰推荐给我的马元。车船的设计有他很大的功劳,我毕竟只能提出粗略的设想,具体设计工作并不在行。马元帮我完成了车船的实际设计建造,也帮我秘密在船上装配了一种武器。这种武器的设计灵感,是我从过年时燃放的爆竹当中汲取的。把礼花炮改造成火箭发射器,也是我和马元合作实现的。毕竟□□,就连对马元,我也没有全盘告知。

        最终我强行说服蔡平同意了我的方案,决定集中现有的人手和材料,赶制十艘车船,技术上的监督由马元负责。蔡平虽然同意了,还是警告说要是我判断失误,水军失利很可能会断送江陵城。我扛下了这个压力。

        我当然比谁都更清楚,江陵若有闪失,我是最终责任者。所以我更不能以现有的方式来打这场防御战。以大家都想得到的方法来做准备,必然也会被对手猜到。毕竟我的对手,可是比薛礼高明得多的陆逊和诸葛亮啊。

        随后几天,江陵城陷入了异常忙碌之中。城内的军官和士兵分工明确,各人都忙于自己负责的事务,我作为最终统筹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我却病倒了。

        说来惭愧,我生病的原因还是当时被薛礼烫伤导致的。这个烫伤起初并不严重,大夫也及时做了处理,倒霉的是眼看着伤处就要痊愈,却遇上了武陵蛮的夜袭。我为了刺激**身体,用手硬抠没有完全长好的伤处,用剧烈的疼痛来激活中毒的神经。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让我脖子上的伤在这几天里一直时好时坏,加上劳累过度,身体终于扛不住,高烧不退。

        我一倒下,对士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迷迷糊糊的脑子还想要硬撑,但实在是烧得连字都看不清,不得不彻底放弃。在床榻上整整躺了四天之后,我才恢复了重新处理事务的能力,接到的第一条重磅消息就是东吴进攻江夏。

        黄初六年二月初九日,吴将朱然作为主帅,率水陆军队共计三万、对外宣称十万大军,北攻魏国江夏郡,与江夏太守文聘相持于夏口。这个消息传到江陵城是二月十四日,我刚刚从高烧病危的状态恢复过来。拿着这份战报,我知道,一场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东吴与西蜀连横伐魏的战争开始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