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二三、御驾亲征(下) (1 / 4)
曹楷的消息让我和夏侯霸都感觉精神一振。我们并未得到曹丕打算御驾亲征的消息,看来这个决定应该是刚刚成形,还没有广泛与朝臣探讨,曹楷的消息非常新鲜。而对我来说,令我没想到的是曹仁举荐我做先登这件事。老实说,因为曹洇的事,也因为南征期间我和曹叡的事,我觉得曹仁对我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也一向不怎么亲切。他在病重之际当面向曹丕举荐我,我内心颇有惊喜之感。
不过曹楷也告诉我们,曹丕对于曹仁的举荐并没有当面回应,只说会记在心里、慎重考虑。他叮嘱我们不要把亲征的消息扩散出去,以免落得泄露军机之罪,我们自然满口答应。
但这消息毕竟像一针强心剂,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希望。尽管跻身京洛士人行列让我颇为满意,我还是觉得自己终究是个武将,别人对我的印象也是武将。身为夏侯渊的儿子,不会有人觉得我应该以著书立说、画画下棋为人生奋斗目标,这些对我来说终究是锦上添花,我是需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人。如果曹丕不愿意给我这样的机会,无疑等于扼杀了我的前途——即便只是暂时的。
整场上元宴会,我的心境都因为这个消息而变得雀跃不安,暗暗期待曹丕会不会借这个场合宣布什么。但他没有。宴会的气氛始终围绕着庆贺佳节的主题,曹丕并没有额外宣布军国大事,尽管赴宴的高级官员们都知道南方战事跨年而不息。
上元之后过了几天,曹丕忽然召我进宫。这是我自从抗旨入狱以来第一次被召进宫里,几个月来一直无所事事的给事中朝服,也第一次履行职责。我内心不能不说是激动的。等我穿戴整齐来到宫中,却还是见到了最不想见到的人——曹爽。好在这一次除了曹爽和我,司马懿也在。尽管我也不是很愿意见到司马大人,总比和曹爽单独两个人面见曹丕要好。
我行了礼,曹丕叫我坐下,满面微笑,好像几个月前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温和地对我道:“叔权,朕近来一直没有召你入宫,你是不是快要忘了这身给事中朝服的职责呀?”
“臣不敢忘。只是臣自知阅历浅薄,年少无谋,无法为陛下出谋划策,因而不奉召入宫时,便在家中研习经史,求教于名士大家,力求修身养性,以期不负陛下所望。”
曹丕的笑容愈发柔和:“是么!朕也有耳闻,说你这些日子赋闲在家,求学不辍,在史论、诗文、绘画等诸多方面异军突起,叫人刮目相看。就连朝中不少名士都对你交口称赞,是不是啊,仲达?”
司马懿笑道:“夏侯给事中的文才,只怕连陛下都小看了。想不到给事中不仅是沙场骁将,静下心来做学问,也不啻士家之子。听闻给事中近日正在做一篇《五帝论》,不知是否已经做成?”
“哦?五帝论?是论述什么内容的?”
“蒙陛下垂询、司马大人抬举,臣近来对上古先贤帝王颇有兴趣。三皇五帝之世,距今遥远,事迹散见于诸多著述之中,相互之间颇有矛盾之处。臣翻阅诸家著作,对于其中的混乱矛盾之处深以为憾,便有意加以整理,尝试略做论述。只是此项工作颇为繁琐,臣埋首多时,也只是略有一些思路,尚未付诸笔端。”我看了一眼司马懿,又道:“司马大人家学深厚,对史学一道颇有见解,藏书丰富。臣每与司马大人论史,都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深感司马大人学识之渊博,臣不及万一!”
曹丕哈哈大笑:“仲达著述虽不多,于史论一道,却有常人难及之见解。叔权若是有意钻研史籍,不妨多向仲达请教。你的《五帝论》若是做成了,不要忘了呈给朕读一读!”
我和司马懿双双行礼称是。曹丕话锋一转:“不过,你著书立说的计划,恐怕要押后一段时间了。朕今日召你前来所为何事,你可知道?”
我行礼道:“臣不知,请陛下明示。不过,有司马侍中在场,应该不是再为了臣与昭伯前次争斗之事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