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四、凯旋回朝(中)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九四、凯旋回朝(中) (1 / 4)
        曹丕的赐宴是十分正式的宫廷宴饮,一切都按照礼仪规程进行,仪式的意义大于享用美食本身。因为受到规矩制约,其实吃得索然无味,喝酒也只是象征性喝了一点。君臣之间气氛融洽,以曹仁和辛毗、蒋济三人为主,更全面地向曹丕汇报各种细节,其他人适时补充。讲述者口若悬河,曹丕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开怀笑声。一顿御赐宴席吃了大约一个时辰,才在曹丕的心满意足中结束。

        我作为这场南征的明星人物之一,自然也免不了要详细描述一番我是如何在夜袭江陵的那一晚打开两道城门,成就攻城的首功。除了刻意弱化□□的来历和作用,我尽可能把自己英勇奋战的故事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在曹丕面前博取一个好印象。看得出来,曹丕非常满意,对我也极尽夸赞之能,这让我感到心满意足,先前被曹楷再次强化的阴影——赐婚,无形中也被冲淡许多。我暗自认为即便曹丕真要赐婚,以我目前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应该也不是不能拒绝。

        反而是曹叡,在这场宴席中并不活跃,很少开口说话。而曹丕也很少将话题引到他身上。照理说这场南征,他的功劳也不小,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在宴席整体的喜悦气氛中,父子之间的冷淡变得格外显眼。我没有任何机会与曹叡单独说话,只能疑惑地看着他沉默不语、若有所思的神情,在内心默默担忧。总觉得他们父子之间像是发生了一些事,在我们所有外人退场之后。而且,不是令人愉快的好事。

        可惜现在的我们俩,已经不能像出征在外时一样,随时能够见面交换情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只能在宴席上远远地看着他,心里干着急,却什么都不能做。赐宴结束,一群人再次谢恩之后脚前脚后一齐离开皇宫,我只得表面化地跟曹叡打声招呼、寒暄几句,没法谈及任何实质性的话题。眼睁睁看着他坐上马车,离开皇宫不远便与我分道扬镳,朝他的平原王府去了。我心中一阵怅然若失。

        怏怏不乐地拨转马头,带着田纬、钱五等几个贴身亲兵,后面还跟着宫里的内侍和禁军,我一路小跑着回到夏侯府。马蹄踏在青石板的地面上“嘚嘚”有声,我打起精神来,发现自己在内心深处竟也十分盼望回到夏侯家。夏侯霸沉稳持重的身影,两个弟弟活泼顽皮的笑脸,嫂嫂和夫人们温和的言语……还有那个爱哭的贴身仆人杜三、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侍女红印、不全都叫得上名字但面孔熟悉的下人们……我虽然没在那个府邸住多长时间,却意外地想念它。班师的这一路上,我都没有这么归心似箭过。

        终于看到夏侯府的大门,仍像半年前一样,低调而不失威严,庄重却依然亲切。守门的家兵看到我们一行人回来,顿时面露喜色,赶忙上前行礼。

        “都尉大人回来了!恭迎都尉大人凯旋!!”

        我翻身下马,笑道:“不必多礼了。二哥呢?二哥在家吗?”

        “回禀大人,中领军大人外出公干,不在府上。夫人们和两位小公子都在。”

        另一个道:“小人这就进去通报!”

        我点头表示应允。他们自去通报家里人,我转身与送我回来的内侍和禁军称谢道别。他们奉命送我回来的目的其实只是一种仪式性的炫耀功勋,展示荣宠,并没有实质上的使命。送走了他们,我带着亲兵们下马进府,才真正有“回家了”的感觉。

        等我走进内院,曹夫人、大嫂、二嫂、两个弟弟夏侯惠跟夏侯和,接到通报后一块出来迎接,刚好迎面遇上。两个弟弟兴奋地大声叫着“三哥!”跑过来扑到我怀里。我一看,真不得了!这俩小子半年不见又蹿高一大截,简直是正经八百的半大小伙子了!模样也有了不小变化,尤其是年纪大一点的夏侯惠,几乎褪去了少年的稚气,成长明显。我搂着他们俩的肩,连连夸赞他们长大了。两人你一眼我一语,争相询问我仗打得怎么样、出征是什么样的,让我迎接不暇,不得不答应回头跟他们细说,这才脱身出来,对着几位女眷行礼。

        “夫人、两位嫂嫂,我回来了。见家中一切安好,心中十分安慰。夫人和嫂嫂们持家有道,受累了。”

        曹夫人双手扶我道:“叔权多礼了,快些起来。我们在家中听闻叔权这次在南方立了大功,才是为你高兴不已,为夏侯家倍感欣慰呢!”

        我抬头,曹夫人温和的笑容映入眼帘。她其实还年轻,比夏侯称的母亲李夫人年轻了差不多十岁,因而我很难把她当做“母亲”来看。但她现在看我的眼神,的确是母亲的神情。我不由地想起了过世的李夫人,还有我可能再也无法见到的二十一世纪的妈妈。我多么希望无论是她们俩当中的哪一个,能够亲眼看到我现在的这份成就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