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七六、月圆之宴 (1 / 2)
江陵城的城门在眼前大开,呈现出一副丝毫不设防备的架势。曹叡一马当先,他身边是吴国振威将军潘璋作陪,身后跟着毌丘俭和他统帅的十五名亲兵。潘璋身边也有他的副将和亲兵。在这一小撮人马之后,跟着张郃与蒋济,以及他们的贴身护卫,再后面就是我和我的三百骑兵,最后则是张灿统帅的一千五百多人的精锐步兵。一行人马举着繁复的旗帜和仪仗,浩浩荡荡地穿过东吴士兵严整的队列,从江陵城的北门入城。
江陵两面临水,西门和南门都是水门,北门和东门位置在江北旱地。东南角另外有一个小门也是水门。整体的位置而言,是背靠长江的。根据事先搜集的情报,吴军在江陵城内的驻军大约有六七千人,另外还有百里洲的三千人。先前上游接战不利败退下来的吴军,有一部分在江陵,另一部分则分散在夷道、武陵、公安等地。江陵位置虽然重要,但城池本身不是很大,更兼被战事压缩,全军撤入城中,六七千人已经是城内能够容纳的驻军上限。因而我们的两千人一到,城内顿时显得拥挤。走在城中,随处可见的都是士兵和军户,城内几乎没有什么市集,也很少有普通百姓住在城内。不知是因为战事吃紧,百姓被疏散转移了,还是原本就这个样子。城内所有的建筑布局和设施安排,基本上都是为了战事服务的,与武昌、建康这种大城市截然不同,展现在眼前的江陵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军事堡垒。
我一边跟着队伍走,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城中细节,在心里不断地盘算。城墙看起来颇为坚固,防御设施数量相当多,驻军也多,而且士兵的脸色看起来不错,显然城中并不缺粮,要想攻下这座城确实不容易。即便十万大军围困半年,也不见得能拿下来。今晚或许是我们唯一的可能性,真的是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制造机会也要上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盔甲掩盖下的陶土球,有心想说今晚的成败都赌在这超越时代的杀手锏上了,但要如何使用,我还没有想出很好的计划。眼看着潘璋带领我们径直穿过城中大道,来到衙署门前翻身下马。他手一抬,对着马背上的曹叡伸出了手。
“平原王殿下今日真是容光焕发,光艳照人啊!不愧是打了胜仗,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不知潘某能否有这个福气,亲手服侍殿下?”
曹叡对潘璋的忍耐,今天已经是超出极限了。一路上他都不得不跟潘璋走在一起,勉强应付,此时此刻他根本不想再搭理潘璋的殷勤。我本以为他会甩开潘璋,自顾自下马,却没想到他微微一笑,将自己的手搁在了潘璋伸出的手中。潘璋大笑几声,握住曹叡的手稍一用力,将他从马上接了下来,稳稳落在地上。
“王爷真是身轻如燕,身形翩然啊……”
潘璋的话中已经带上了轻薄之意。曹叡唇边笑意更深,忽然反手捏住了潘璋的腕骨。潘璋脸色一变,能看出曹叡是用了力的。
“多谢潘将军称赞,本王……敬谢不敏。”
说完他用力甩开潘璋的手,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俊俏的脸上满是傲然不屑。潘璋的神情一瞬间流露出不甘和愤恨,好容易掩饰了情绪,再难露出先前的笑容。
曹叡昂然道:“既然请本王入了江陵城,吴国昭武将军何在?为何不速来拜见?”
“昭武将军朱然在此!”
一个清脆爽朗的声音从屋内飘出,战靴踩在青石板的地面上铿锵有声,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武将迈着轻快有力的脚步,带着几个和他差不多打扮的将官,大步走了出来。人未到声先至,带着爽朗的朝气蓬勃。
“吴将朱然,拜见平原王殿下!”
礼节并不十分到位。朱然对曹叡行的礼,严格说来该算是平级相见,并非臣下对封王的礼节。他应该是刻意这么做的,但我们也没法跟他计较。曹叡略略回礼道:“久仰……朱将军大名,今日一见,雷厉风行之作风,名不虚传。”
“王爷过誉。朱某亦久闻王爷大名。据说王爷文武兼修,才貌卓绝。真是闻名不如见面!难怪潘将军对王爷倾慕得很,时时在我面前提及呢!”
这番称赞听起来总有点怪,而且潘璋对曹叡垂涎三尺的样子,谁都看得出来,朱然的话很难叫人理解为称赞。曹叡的脸色便有些不好看,眉头也微微拧了起来。这时蒋济开口道:“谁说不是呢?平原王乃今上最为宠爱之长子,承袭了陛下的才干容貌、文韬武略,小小年纪便人物风流。莫说是区区江东,放眼天下,只怕也难觅能与殿下相提并论之少年才俊啊!潘将军为王爷的风采折服,又能算是什么稀罕事呢?”
这番话一说,不爽的就换成江东那边了。曹叡感激地看了蒋济一眼,因为是夸自己,他也不好跟着说什么。潘璋脸色十分难看,犹如便秘。朱然倒是大方一笑,依旧朗声道:“八百里江东,风流人物数不胜数,不过皆是国之栋梁、中流砥柱。像平原王这般年轻后生,确实不多,比不得!比不得!不知这位大人是……”
“本人散骑常侍蒋济,久仰朱将军大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