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三八、遇险百里洲(上) (1 / 3)
我跟曹叡离开军营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正月里昼短夜长,天黑得早。加上天气不是很好,天上云层比较厚,更显得天色昏暗。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有心想要改个时间,今天这么晚就不要去了。可一来曹叡是用强硬手段出来的,二来我也觉得星寰特意叫我去百里洲,或许也有什么用意。择日不如撞日,既然误打误撞是今天,那就今天吧。
出于安全考虑,我原本打算把两千人全部带上,但星寰阻止了我。他说带两千人太夸张了,等于把手头上所有的军队全都带了去,无异于一次小型军事行动。在主帅曹仁没有下达正式军令的情况下,我这么做是不合适的。即便我担心曹叡的安全,最后他还是只让我带上所有的骑兵、总计两百人,步兵却一个都没带。这种编队方式的好处是行动力能够发挥到极致,冲击力也足够强。两百人的骑兵,加上曹叡身边也有二十骑左右的精锐,只要不是深入战场,安全问题确实可以不用太担心。我做了一番动员,说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护卫平原王去前线查看军情,让每个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人人赏赐米酒一碗。骑兵们都很给力,米酒入喉,群情亢奋。半个时辰后,我带着这支精锐的中央骑兵,和同样整装妥当的曹叡汇合,一道出了营门,往驻地的西边摸过去。
临走的时候我张了张嘴,忍住了想问星寰能不能跟我一起去的冲动。我告诉自己不能太过分。他并不是我的谋士,也不是我的家臣,跟着我出征已经太过麻烦他,我不能厚脸皮到这个地步,再对他要求更多。只要看到他神情轻松,送我出营时一脸胸有成竹,我心里已经感到莫大的安慰了。
基于行军方向和地形条件,十万大军虽说驻扎在江陵城北,实际上也分散为三个大营区。最西边是张郃的军营,中间是曹仁中军大营,东面则是文聘和夏侯尚的营寨。三处兵力大致分布差不多,呈扇面状朝向江陵·百里洲一线。我们从中军出发,朝西南方向走了大约小半个时辰,差不多就能看到百里洲了。
所谓百里洲,是江陵城外的一处江心洲。江陵位在长江北岸,北边有丘陵屏障,可以避免直接受到北军的冲击。城池的出口在东西两面,尤其是西面,在枝江和长江交汇的地方,两江形成一块三角形的冲积地带,方圆不过百里,被当地人称百里洲。这块区域相当于江陵的延伸,又在两江之上,便于水军安营扎寨、作为军事据点,与城内形成犄角之势,因而才会有“欲下江陵,先破百里”的说法。
我手下的骑兵当中,虽以北方人居多,还是有两个荆州出身的,我叫他们在前面带路,专挑道路隐蔽的地方,迂回穿过两军之间的空白地带。闻到江水的气息越来越浓,便离江边不远。我派了几个斥候出去,让骑兵们暂时原地休息,跟曹叡商量道:“王爷,前面再走不远,就是江边开阔地带,无处藏身。王爷打算如何?”
他看看我,一副举棋不定的模样。这趟出来,我们俩都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我也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不知道该做到什么程度才好。但曹叡同样不知道。他反问我:“都尉以为呢?”
我想了想。按照星寰的说法,他是叫我们“亲眼”到百里洲去看一看。现在我们虽然已经到了目的地,但还算不上是亲眼看到了。就是说,这个距离还不够吧?
“待斥候回来,若有把握全身而退,下官打算再向前推进一些,王爷觉得是否可行?”
“嗯,都尉决定就好。”
我咽了一下口水,平复紧张的心情。眼前说着这样的话、对我报以无限信赖眼神的人,正是我不安的最大来源。天色越来越暗,离开熟悉的军营、离开自己人,单独置身在交战前线,我的心头充斥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停在这里,也是想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时间。这趟出来尽管并非正式负有军令,但既然出来了,我就不仅要为自己负责,为手下的官兵们负责,更要为曹叡的安全负责。做决定的权力在我,做了决定之后有什么后果也落在在我肩上。上午还在为自己没有发言权感到不甘心,现在有了发言权,又觉得责任重大难以承担。
我叮嘱曹叡也休息一下,穿过正在休息的骑兵们,走到队伍的最前端,朝百里洲方向极目远眺。我们停下来休息的地方是一小片树林,离开这里,便会进入江边开阔地带。是往前走还是就此折返,取决于斥候带回来的情报。斥候迟迟不归,我看看越来越暗的天色,内心有一丝焦急。这样拖延下去,若是中军大营的曹仁感到担心,派人前来搜寻、接应,事情会变得很尴尬。在曹仁坐不住之前,我们必须得赶回去。
身后有人靠近的感觉,我回头一看,看到的是文钦不苟言笑的面孔。他对我行礼道:“都尉大人,下官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说。”我简短道。
“下官认为此地不宜久留,且天色已晚,请大人早些折返为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