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三五、征途中的新年 (1 / 4)
黄初三年的新年,我们是在征途中度过的。
从洛阳出发的军队,经过二十几天的行军,差不多刚好在年关抵达襄阳,稍作休整,顺便过了个年。曹仁他们那些习惯了沙场征战的宿将看似早就习以为常,并不觉得过年的时候遇上出征在外有什么大不了。我甚至觉得,要不是刚好需要在襄阳调整军队、等待友军、搜集情报,说不定曹仁都不会在这里停留。
不过既然赶上了,年还是要过的。除夕夜,全军将士都获得了一顿伙食改善,曹仁以平原王曹叡的名义宴请所有高级将官,襄阳城内城外一片欢庆的气氛,和真正过年也没什么差别。城中百姓依然兴高采烈地燃放爆竹庆贺新年。即便生逢乱世,人们还是在按部就班地生活,满怀憧憬地庆贺节日。不知正在江陵城对峙的双方,他们是如何对待这个新年的。
宴饮过后已是深夜,诸将纷纷告辞离去,喧闹的场面一下子重归寂静。曹仁走得最晚,临走时看看故意落在最后的我,问道:“叔权还不回去休息?”
我行礼,没有正面回答,只道:“大将军请先行。晚辈稍待片刻。”
曹仁“哦”了一声。出发以来,我就被安排到曹叡身边,负责他的护卫、传令等工作,以及行军途中的安营扎寨、夜间值守等等所有和曹叡有关的事务。曹叡只是个年纪轻轻的亲王,除了一队照料起居、护卫安全的亲兵之外,本身是没有军队的,必须专门调派一支军队给他。我刚好是最合适的人选。我是“失忆”之后第一次上战场,曹仁对我并不敢放心委以重任。“将兵都尉”这个官职也没法独当一面。而我手下的队伍来自北军营,原本就是负责京畿卫戍的中军。种种因素综合考虑,安排我跟着曹叡并不是一道说不通的命令。尽管于情于理甚至于私心来说,这安排都不能说有什么毛病,我还是有种被排斥在作战序列之外的感觉。虽然知道自己在这次南征当中不太可能被当做正式兵力来使用,处在这种无关紧要的位置,还是觉得有点失落。
“明日一早还要早起庆贺新年。陛下专门派人从洛阳前来宣诏迎新,你早些休息,莫要误了明早的事。”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也劝平原王早些睡下。连续多日紧急行军,他虽然嘴上没有抱怨,方才看起来却不太有精神。”
“多谢大将军。大将军军务繁忙,诸事操劳,还记挂着王爷和晚辈,晚辈喜不自胜,王爷定然也会感谢大将军的关怀。”
曹仁“嗯”了一声,不再多说,带着副将和亲兵走了。我转身看了看已经开始收拾宴会残局的兵卒们,简单交代了几句,又让陈庆代替我去巡视一下府邸的警卫情况,越过正堂走进后面的内院。曹叡身边的毌丘俭刚好从屋内出来,对着我行了个礼。
“夏侯都尉。”
我点头为礼,问道:“王爷安顿下来了?”
“是。下官等服侍王爷洗漱更衣,王爷便要下官等退下,只吩咐说,若都尉大人您来了,便请您进去。”
我内心窃喜,曹叡和我的默契越来越好了,他知道我安排好前面的事情之后必然会来找他。表面上我还不动声色,装得十分沉稳的样子答道:“嗯,知道了。既然王爷这么吩咐,你们照做就是了。毌丘文学今日辛苦,早些去休息吧。”
毌丘俭行了一礼,答道:“是,下官告退。”
战靴踩在深夜的院子里,脚步声慷锵有力。我微微侧身,目送毌丘俭的身影走出后院,消失在夜色中。毌丘俭今年十八岁,虽然身材高大、身姿挺拔,脸上还是有几分稚气。这个人我有印象,从他一出现在曹叡身边,我就注意到他了,因为这个姓氏实在有点特别。我记得曹魏后期的“淮南三叛”,其中就有毌丘俭的名字。我还特意打听了一下他的出身。原来他也是个“将二代”,他的父亲毌丘兴,目前官居武威太守,驻扎河右,这次曹真、张郃率军平定西北胡人叛乱,武威太守毌丘兴和金城太守苏则同样也是有功之臣。身为“将二代”,毌丘俭便在曹叡封侯之后不久,得了一个“平原侯文学”的官职,成为曹叡的属官。随着曹叡的爵位变化,他现在也变成了“平原王文学”。因而这次南征,他就成了曹叡的近身官员,兼任亲卫队队长,照料他的日常起居,同时负责近身护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