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打?还是不打?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二八、打?还是不打? (1 / 3)
        因为昨晚的宴会,今天本来就没有安排打猎活动。看了夏侯威的信之后,我在房间里独自激动了好久,一会儿琢磨文聘在正式文件中会如何说服曹丕,一会儿又想着曹丕会不会叫我一起商量这件事,他如果叫我的话我该如何表态。想了半天又觉得自己太过自作多情,这么重大的事,曹丕不一定真的会听我的意见。我算什么呀?什么都不算,寸功未立,反倒欠了曹丕一屁股人情,还是别在这里瞎想吧。不过夏侯威的信还有文聘的那张短笺,已经勾起了我心中的骚动之情,怎么都静不下心来。

        没想到一个时辰后,曹丕却派人传令,叫我马上到行宫去见他。我忙不迭收拾一下,匆匆赶到行宫,在昨夜举行宴会的大殿受到了接见。当然,我不是一个人。

        曹丕昨天晚上喝了不少酒,加上兴致高昂,醉意明显,能看出他脸上还残留着昨夜纵情享乐的疲惫痕迹。我到的时候,尚书右仆射司马懿已经到了,中领军夏侯尚也在,他们两个是目前在猎苑中级别最高的文武官员,其他重臣基本上都留在洛阳。游猎本来就是出来玩的,时间计划不长,出城距离也不远,曹丕的本意应该不想在这个时候处理公务。真是典型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我到了之后,曹丕就叫内侍都退下了,显然他没再叫别人。殿上只剩下君臣四人之后,他用略显沙哑的嗓音开口道:“本来昨日围猎、宴饮都十分尽兴,今日无事,朕有意让爱卿们多休息一下。不想今日一早,朕收到一封南方送来的加急奏报,不得不叫你们过来。”

        我们三人之中,年龄、资历、乃至受到宠信的程度,都是司马懿排第一位,他理所当然作为代表回应道:“承蒙陛下看重,为陛下分忧本就是臣下的本分。”

        曹丕“嗯”了一声,道:“奏章是江夏太守文聘送来的。之前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他已经接连上了两封奏章,这是第三封了,还是加急奏报。朕仿佛能从奏章的字里行间,看出文将军的焦急。文将军久在江夏,对江南江北的军情了如指掌,他这个意见,朕觉得还是应该予以重视。”

        司马懿接道:“臣斗胆请问陛下,文聘将军因为何事连上急奏?”

        曹丕看他一眼,顺便也看了我一眼,道:“正是为了江陵之事。昨日的奏报当中,文将军说几乎已经能够确定,东吴极有可能守不住江陵城,刘备破城或许指日可待!”

        司马懿脸上流露出微微的动摇和惊讶,不过只有很短的一瞬间。夏侯尚的惊讶则是显而易见,立刻反应强烈,道:“什么!?刘备要攻下江陵城了!?这怎么可能!?江陵易守难攻,又是东吴门户命脉,江东定会全力以赴死守才是啊!”

        “不错,江东的确倾尽全力死守。可文聘将军打听到了秘密消息,江东这次抗击刘备的主帅、大都督陆逊在江陵城中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已在几天前秘密出城,返回武昌休养治疗了。”

        “旧病复发?”司马懿轻声道,“似乎并未听说陆逊有什么宿疾缠身。倒是他的前任吕蒙,一直体弱多病……”

        曹丕转向我:“叔权,你了解此事么?”

        曹丕其实知道陆逊遇刺的事,我私下里曾经告诉过他。对于蜀汉和东吴的情况,我几乎是言无不尽,能说的都跟他说过了。他这样问我,很明显是想要我来告诉司马懿和夏侯尚,而不是他自己说。

        我当即行礼道:“据臣所知,东吴大都督陆逊虽然没有什么宿疾,但却有旧伤在身,前往江陵的时候都算不上是痊愈之身。刘备猛攻,江陵吃紧,前线战况必然十分艰难。在这种情况下陆逊旧伤复发,并非没有可能。但以陆逊的身份地位以及为人,战局如此紧要的关头,他却秘密出城返回后方休养,想必情况一定十分严重,他实在是撑不住了。”

        夏侯尚“啊”了一声,司马懿不动声色,曹丕轻轻点头道:“叔权的判断和文聘将军的奏章不谋而合。文将军也认为陆逊其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抛下重镇江陵。他既然这么做了,说明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十分糟糕,甚至很有可能,他已经对自己的健康失去了控制。因而文将军认为,这是我朝夺取江陵的最佳时机!”

        司马懿静静地、不动声色地问:“那陛下的意思,是决意抓住这一良机,发兵前去攻打江陵?”

        “朕尚未完全下定决心,不过这对朕来说,的确是个值得好好考虑的提议。朕把你们三个找来,也是想听听你们的看法。”说着,曹丕还用期许的眼神环视了一下在场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