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〇、武昌鱼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七〇、武昌鱼 (1 / 3)
        在我的印象中,三国时候的武昌,跟后来武汉三镇的那个武昌,好像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三国时候的武昌并不在现代的武汉那个地方。不过我只是有这么个印象,差别到底在哪里,我也搞不清楚。反正我来的这个地方,现在是东吴的最高权力中枢。

        我们从水路进入武昌城,坚固的城墙和气派的船坞给了我深刻的第一印象。不过认真比较起来,我还是觉得这座城比起建业来说要逊色一些,城市规模以及繁华程度也都比不上建业。特别是船坞里,战船为多,商船和民间船只明显要少得多。或许因为这里毕竟是战时都城,临时性的意味更大一些的缘故吧。

        “到武昌了。”眼看着船一点一点停靠在码头,我轻声对刘权和陈庆说。提醒他们,也提醒我自己。刘权紧张地攥着自己的衣袖,陈庆的呼吸也显得急促了些。我的心砰砰乱跳,眼中看到东吴前来迎接我们的人已经出现在码头上了。

        这并不是一个隆重的迎接队伍。码头上大约有十几个人,大都是身披甲胄的士兵,前面簇拥着四五个身普通便装的人,衣服看似也不像正式朝服。这样子一看就是不怎么重视,随便找了几个人来接待一下,我对此既感到稍微有些放松,心里也未免犯嘀咕。难道孙权对于“蜀汉皇子”的身份和我们可能带来的情报,其实没有那么看重吗?

        船缓缓靠岸,从丹阳郡一直押送我们过来的地方官兵也算交了差,拿出公文来与岸上的官员们交接。我们三个也被敦促下船,他们就这么把我们晾在一边,自顾自地查验公文。我这才发现带人前来迎接的竟然是个年纪看起来不大的少年,不会超过二十岁,锦衣华服,一张瘦长的脸生得眉清目秀,眉宇间神情傲然。想不到东吴派来接我们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少年,也太过怠慢了吧?也不知这少年是什么来路,看起来官职都不一定有,倒是神气得很。

        等他们忙完了交接,地方官兵向那个少年行礼,有两个士兵带着他们走了。少年动作轻快地回身,转向我们,朗朗问道:“你们哪个是刘权?”

        刘权急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我就是。不知阁下是……”

        “哦,我名叫诸葛恪,是宣城侯、绥南将军诸葛瑾之子。至尊得知你们今日到达,特意命我前来迎接,以示重视。”

        少年说着,潦草地行了个礼,算是相见过了。我听他自报姓名不免吃惊。我对东吴后期的人物了解不多,但诸葛恪这个人我还是知道的。不仅因为他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这孩子日后会成为东吴的大将军、孙权的托孤之臣,更会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惨遭灭族。真没想到我能在这里见到他!

        但尽管他是诸葛恪,日后东吴的朝野第一人,眼下毕竟还是个尚未加冠的少年。且不说孙权让性格傲慢的他来迎接我们是否合适,单就他没有正式官职这一点,显然是很怠慢的。再加上诸葛恪举止言语中流露出来的轻慢,我心里愈发不爽。在这里就这么怠慢了,接下来我们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我紧跟着刘权迈出半步,同样拱手行礼,说道:“在下大汉羽林校尉赵乐,见过诸葛大人。多谢大人通报名讳,敢问大人身居何等要职?我等应当如何称呼?”

        诸葛恪脸上有些不爽,瞄了我一眼道:“我年轻尚轻,还未出仕。”

        我故意“呵!”地笑了一声,直起身道:“原来如此。这样看来,倒是吴主不懂规矩了!竟然派个乳臭未干的小孩来迎接。古往今来,可有这种待客的道理?”

        诸葛恪皱眉,愈发不爽道:“你算什么东西?竟敢对至尊出言不逊!”

        “失敬。”我拱手道,“赵乐并非对至尊心怀不敬,实在是不能理解至尊的这种安排。我主刘权,尽管是亡命之身,也是堂堂大汉的皇子,章武皇帝陛下长子。特意前来投奔,至尊竟然安排一个没有官职的弱冠之子前来迎接,不觉得失了江东的体面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