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九、原路返回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六九、原路返回 (2 / 3)
        我不敢去问他跟奚英姑娘是不是真的互生情愫。即便问了又有什么用?只是徒增伤心罢了。我们已经身不由己,注定是要跟奚英分道扬镳的。我当时灵机一动说的那几句话,也只不过是想增加一点可能性罢了。万一,假如日后还有缘分相见,至少给奚英留下一个真实的线索。何况我提醒她赶紧转移族人,也绝不是多余的废话。

        我跟刘权还有陈庆,作为身份特殊的俘虏被带到秣陵县城后,施县令便将我们安顿在他自己家里,安排人手整日跟在我们身边,美其名曰服侍,实际上当然是怕我们跑了。我倒是真的没有逃跑的打算了。事实已经证明,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缺乏外援,没有内应,身上还没有什么钱,逃跑成功的概率实在太低。稍微等一等,不见得没有转机。当时在山越的村子里,如果我能静下心来等一等,或是好好跟奚英或者猷帅谈谈,我们说不定早就过了淮河呢!

        在秣陵县城也没待几天,施县令就把我们连同加急公文一起送到建业,登船沿江而上。我们被当做紧急军情,并未经过层层上报的程序,而是直接通报了目前已经搬到武昌去的东吴中枢。施县令这也算下了赌注。如果我们的身份有假,追究下来,他别说立功升迁,身家性命倒赔进去都有可能。看来我唬他还是挺成功的。

        这倒让我坚定了唬人到底的决心。东吴的最高层不会像施县令这么好糊弄,我们拿不出证据证明身份,就得拿出点真材实料的本事才行。不知道凭借我半桶水的历史知识,能不能镇得住雄霸江东半个世纪之久的东吴大帝,仔细想来确实令人忐忑不安。万一历史的走向发生了改变,我说不准了,那该怎么办?我不能不考虑这种可能性。

        但仔细想想,我穿越过来这么久,好像也没发现历史出现什么明显改变的迹象。曹丕照样把汉献帝踢下了皇位,刘备也如愿以偿登基做了大汉天子。夏侯渊依旧死在定军山,关云长仍然走了麦城。该发生的事情全都发生了,看不出有任何不一样。我的穿越就像是在奔涌的江河中投下的一滴水珠,除了被江河吸纳之外,对江河本身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没有变化当然不能算是坏事,至少已知的历史走向仍然管用,我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就跟个半仙似的。可没有变化也不免让我心生怀疑,质疑自己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我穿回来到底是干嘛的?”难不成我本来就是夏侯称,只是昏迷之中做了一个名为“赵乐”的未来梦,现在只是从梦中醒来而已?

        想的多了难免会进入胡思乱想模式。路上无聊,身边时刻有人跟随监视,要想私下里说上几句话简直难上加难。除非很有必要,我们三人心照不宣,一般不会闲聊。闲聊的分寸很难把握。再说我们也需要习惯新的身份设定,话说得多了,若是旁人有心琢磨,轻易就能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在建业上船的时候我感慨万千。想不到我纠结那么久,付出那么大代价,换来的通行证和渡江船票,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全都白费了。这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若是早知道我们还没走出丹阳郡就被人抓住,原路返回送回武昌,我那时干脆就不过江了!事情不成,可以重新谋划。要回洛阳虽然越来越难,我相信总是会有办法的。但是那块平安扣,交出去就真的没有了。尽管李大勇答应会替我保管着,天知道我以后还能不能找得到这个人啊?

        我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因而心情极差,就连对东吴方面押送我们的军官,也难以维持表面上的客气。陈庆知道原委,但也不好开口安慰。这件事跟别的不一样,没法安慰什么。谁也不能保证说平安扣以后还能收回来,更没法保证原主曹叡知道东西没有了会是什么反应。再怎么情有可原迫不得已,舍弃了别人的一片心意总是既成事实。更加令人憋屈的是最后我们又倒退回到原地,等于东西白丢了。真是怎么想怎么难受。

        陈庆没开口,刘权这个粗线条的倒是来了。他不知道这件事的前后经过。我当时并没有跟他商量要怎么过江,也没跟他说过船票和通行证是用我的贴身物件换来的。当然他也没问。我们上船的第三天,都已经离开建业了,他趁着傍晚船上忙着准备开饭,偷偷来问我。

        “悦之,我看你这几天好像一直心事重重的,你是在担心吗?”

        “能不担心么?”我看他一眼,叹了口气。

        “果然连你也在担心啊?”他顿时露出一张苦瓜脸来,“我也是!这些天我担心死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听说你也在担心,我觉得好多了!”

        “……”这叫什么逻辑?什么叫做听说你也在担心所以我觉得好多了?再说我这几天还真不是担心,而是在为了平安扣的事郁闷。

        “悦之你说,咱们能见到江东之主吗?”

        “他们不就是要带我们去见他么?”我闷声回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