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四五、一路向东 (1 / 3)
那个安大夫的医术确实高明。他看过陈庆的伤势之后,当即决定为他实施手术治疗。在张苞部下的帮助下,我们将陈庆从船上抬下来,转移到大夫的小茅屋,点上油灯立刻开始手术。在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下,不打麻药,直接用骨针穿着线将人体的皮肉肌肤缝合在一起,场面实在太刺激,我本想躲到一边去。无奈大夫需要人帮忙打下手,而刘权一脸不能指望的模样,我只好硬着头皮做助手,全程参与了手术过程。在安静的空间里听着针线穿过人的皮肉发出的干涩摩擦声,我的内心感受很难用语言形容。我无比怀念二十一世纪现代的医疗设施!科学真是个好东西!不过除了我这个旁观者以外,当事人的大夫和患者都镇定自如,陈庆更是从头到尾没有喊过一声疼,我对他不免由衷地佩服。
伤口缝合之后,大夫又在伤口外敷了一层药膏,还煎药给陈庆服下,照顾得非常周到。他这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转变,我当然知道是冲着张苞的面子。我虽然觉得有点生气,仔细想想也没法责备什么。拿不出**明,也无法解释清楚来龙去脉,确实是我理亏,乱世之人不愿惹麻烦也是情有可原的。看那个大夫脸上的伤,想必也经历过九死一生的悲惨遭遇,才隐居避祸在这默默无闻的小地方。既然有了张苞出面给我们几个做保证人,他没了顾虑,确实也是尽力的。左右想想,我也不想再计较什么。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何尝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最难得的是,不明真相的张苞真的全盘相信了我的说辞,没有任何质疑。甚至连我说我们是秘密到东吴去执行任务,不便详细说明,他就真的没有追问。我知道他会相信我,也有一大半是看在关兴的面子上,是关兴给我提供了担保。想想张苞过几天就要回成都,肯定会跟关兴见面。若是提起遇到我的事,揭穿真相,不知他们会怎么看待我。
大夫说陈庆的伤口医治非常及时,再拖延一两天很可能会导致丧命。一旦伤口溃烂感染,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基本等于没救了。我听后也感到后怕与庆幸。机会难得,我决定冒险多停留两天,度过手术后的观察期再考虑动身的事。我跟刘权商量这事,他没有任何意见,表示一切都听我安排。我对他的配合感到非常满意。
张苞并不认识刘权,这也是我们得以顺利欺瞒的一个原因。张苞一直跟随父亲张飞镇守巴郡,回成都的时间不多。即便偶尔回去,也总有公务在身,来去匆匆,能抽出时间到关兴那里去看看就不错了,根本不会刻意去拜见身份微妙的刘权。因而他即便知道刘权这个人的存在,对于他的相貌也没有任何印象,更不会想到刘权会跟我一起出现在这里。我一开始就没打算向他说明刘权的身份,便谎称刘权是我的随行人员。刘权经历了成都渡口的人质事件,学聪明了不少,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乖乖闭嘴,回头再问。他的进步也让我感到欣慰。
手术之后第二天,陈庆就清醒过来了,明显能看出他比之前有精神多了。我非常激动。这几天来我一直担心他就此昏迷不醒,迟早性命难保。见他醒来,我比谁都高兴!刘权也在一旁跟着高兴。陈庆问了情况之后,眼角泛起了泪光。
“公子为了小人的卑微之身,不惜耽搁行程,甘冒奇险为小人求医问药,小人感激不尽!这条命为了公子万死不辞,但请公子今后不要再为小人而涉险。公子若有什么闪失,小人有何颜面再见诸位夏侯公子?”
我知道他对我是忠心,不过忠心就一定要不在意自己的性命吗?陈庆有没有想过他如果死了,我会有多难过,又有多么愧疚呢?劝我以自身为重的陈庆和说自己命如蝼蚁的青儿,我真的很想让他们明白,重视自己的生命,和对主人尽忠,二者并不冲突啊。
陈庆醒了之后又在安大夫的小茅屋里观察了一天,不管是大夫的诊断还是我们自己的判断,都觉得情况已经明显好转了。我决定不再耽搁,当然也是因为不敢再耽搁下去。江安虽然是个小地方,难保消息不会传过来。耽搁时间长了,终究是有危险的。因而我跟安大夫说我们有任务在身,必须尽快动身,要求他为我们配些药材。大夫很痛快地为我们准备了外伤和内服的药。考虑到我们行船途中不太方便煎药,他准备的是配制好的药丸,方便携带和服用。我对他千恩万谢,又支付了相当丰富的医药费,在第三天一大早离开了江安。
处理了陈庆的伤,我心中像是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无比轻松舒畅。我悉心照料陈庆,每天帮他换药,帮助他吃饭、吃药,甚至还帮他上厕所。作为一个独生子,我从来没有这样精心照顾过别人,对自己亲生父母都没有,更别提照顾一个大老爷们糙汉子。起初也不是没有排斥情绪,换药还好说,上厕所就实在有些为难。刘权倒是愿意帮忙,但我也不能把这些琐事都推给他。而且刘权是撑船的主力,我在撑船这件事上帮不上多少忙,自然应该多承担一些其它部分的工作。我们三人分工明确,轮流工作,相处得非常愉快,我渐渐开始忘记我们这是一趟逃亡之旅了。
离开江安,很快就过了巴郡,也就是现在的重庆。我们一路向东,借助长江的天然形势,几乎不太需要费力撑船。进入巴郡之后,江水明显开始变得湍急。眼下正是春末夏初,长江处在汛期,江水比平常上涨许多。一年多前我跟着关兴逆水行舟进入蜀汉,虽然走的也是这条路,但那时候已经是秋天,水势相对平缓,没有这么难走。如今在汛期顺流而下,格外惊心动魄。有时我们船速太快,我都担心船要在湍急的水流中散架了。也真佩服刘权竟然能够在这种急流之中坚持住。
不仅刘权拼命,伤势逐渐好转的陈庆也尽力帮忙。我们从成都出发之后第十四天,进入奉节地界,开始进入波澜壮阔的长江三峡。
三峡自古就是一条险峻的水道。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郁郁葱葱,猿啼鸟鸣。特别是从奉节开始的瞿塘峡,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给人一种极为震撼的感觉。一叶扁舟似的小船从这里通过,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指环王》电影第一部结尾处的场景。只不过那是电影中人工制作出来的布景,我眼前则是大自然真实的鬼斧神工。
我们三个人都没什么心思去欣赏自然景色的壮观,如何确保行船安全已经耗费了我们全部的精力。江面上往来船只不少,但即便是最先进的大船,经验最丰富的的水手,在过长江三峡时,也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何况我们这种半吊子。
提心吊胆地过了瞿塘峡,接着便是怪石嶙峋、景色秀美、水道幽深的巫峡。按照地图,巫峡的下游出口就是巴东,过了巴东,基本上就离开了蜀汉地界。巴东是入川的咽喉,照理说应该会驻扎有蜀汉的边防部队。我跟陈庆十分担心我们会遇到关口盘查。我们没有通行证,一旦被查,绝对会被当做可疑人物扣押下来。若是在到达巴东之前弃船北上,仍然是在蜀汉境内,也担心会遇到边防军队。万一我们三个人已经被成都方面下令通缉,遇到军队就不能用普通百姓的借口蒙混过去,照样是要被捉的。我开始郁闷自己考虑不周到,逃走之前没有想办法弄几张通行证了。商量来商量去,我们决定先出巫峡再说,到巴东去看看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