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三二、调职
陈庆的出现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如同一个独自走在荒山野岭的旅人突然遇到了熟人,我一下子感受到了自己和外界的联系,不再有困守愁城的感觉。成都平原地形上是个盆地,翻山越岭进来之后,我就觉得自己好像被关在鸟笼里,仿佛与世隔绝,但同时又很安全。难怪历史上这里总是容易出偏安一方的割据政权。陈庆的到来打破了我这种心理感受,让我重新找回了和外界之间的联系。因而尽管他并没有实质性地帮我什么,我还是觉得心情愉悦,连续好几天走路带风,日子过得也有盼头了。
是啊,陈庆来了,我觉得我在蜀汉的日子不会太长久了。星寰的吩咐虽然很奇葩,但他应该不会平白无故做这种安排。他这么安排一定是有目的的,而且一定对我离开蜀汉有帮助。我并不觉得他想把我扔在成都,让我就这样以赵乐的身份投效蜀汉,尽管我自己觉得真要这么发展也没什么不好。但毫无疑问,其他人都认为我应该回去,而且迟早会回去。
其实我所有的想法,在看到曹叡那封只有三个字的信时,便统统烟消云散了。我终究是要回去的,这一点毫无疑问。邺城有人在等着我,而我也想要再见到那个等我的人。
不过这样说来,等我回去的时候,早已不是邺城,而是洛阳了吧?我知道曹丕称帝之后定都洛阳,照理说夏侯家应该也搬过去了。那等我回去的时候,是依旧回邺城呢?还是直接去洛阳?
算了,这个问题现在想,好像还有点早,以后再说吧。
和陈庆见过面之后,隔了几天,我趁着有空,独自出城,来到他所说的那个渡口。正在渡口帮工的陈庆,衣着打扮已经完全跟那些船工伙夫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连口音也有了变化。或许因为是游侠出身的缘故,陈庆学习方言很快,变口音也变得快,也因此他原本到底是哪里人,反而分辨不出来。他现在的口音听起来很像是荆州江北地区的方言,显然是在樊城期间学会的。而我因为没打算在成都住一辈子,加上平常跟我打交道比较多的人,关氏兄妹、薛礼、赵云等人,全都是外来者,也都不说四川方言,我也就没刻意去学,只是平常跟本地士兵接触多了,稍微受到一些影响。
就这样,我在城内继续扮演蜀汉下级军官的角色,陈庆在城外渡口帮工撑船,无形之中像是在城内和城外连上了一根线。这根线的作用是什么,我们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我们都有预感,这根被星寰在千里之外遥遥连接的弦线,不会是毫无意义的。我跟陈庆平常不怎么见面,我也叫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再进城来找我。每隔五六天,我会抽空到渡口附近晃一晃,跟他遥遥打个照面,确认彼此安好。就这么一晃到了腊月,已经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个生日了,却是在蜀汉度过的第二个生日,我心中五味陈杂。
这个生日照样很孤独,我特意叫青儿帮我做了碗面,弄来些好吃的点心,晚上自斟自饮一番,就算是给自己庆生了。想想栖身的房子是别人的家,身边的一切都是虚假的谎言,所谓的官职前途也不过是水中的幻影。真正的家人远在时空的另一端,名义上的家人隔着万水千山。就连我这张脸、这具身体,都不真正是我自己的。那我、赵乐,到底算是什么呢?我还算是活在人世吗?我越想越心情低落,最后硬是把自己喝醉了。印象中,我似乎横在地板上睡过去了,醒来时身上却多了被子,想来应该是青儿帮我盖的吧?不过在梦里,我梦见的却是曹叡的脸。
黄初元年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去了。当然,蜀汉并不承认这个由篡位贼子拟定的年号。这里仍然使用大汉的年号“建安”。而且“黄初元年”本来就没几个月,过得特别快。新年期间,汉中王刘备的宫廷里虽然也举行了相应的辞旧迎新庆祝活动,但整体来说喜庆气氛不足。这一年值得高兴的事确实不多。“曹贼”虽然多行不义自毙了,但小曹贼却篡位了,比“曹贼”活着还糟糕!刘备在新年致辞的时候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大意就是一定要北伐中原、光复汉室之类的。其实我觉得他真该感谢曹丕。若不是曹丕篡位在先,刘皇叔又怎么好登基呢?
过了年,就是公元221年了。我记得这一年,刘备应该会发兵攻打东吴,并且在次年发生著名的夷陵之战,我有点担心到时候我怎么办。这场战役好像赵云没去,如果我能跟着他一起留在成都,那当然好,说不定还能趁后方空虚的时候,找机会溜回中原。照我目前的职守来看,我应该可以留在成都。也许星寰叫陈庆来找我,就是为了这个做准备?
然而过年之后没几天,我却收到一纸调令,升我为“羽林校尉”,调至大公子刘权府上,负责一切护卫随侍。我拿着这张委任状,顿时就傻眼了。
校尉的官职,自然比我目前的官位上了一级,已经属于中级军官。正常来说,我以“游侠”的身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升到这种官职,简直是坐了火箭一样的窜升速度。但那是“正常情况”。我刚来的时候虽然立刻就有阵斩魏国督军这种辉煌战绩,可那份功劳已经通过封赏和提拔犒劳过了,早已翻篇。这一年来我并没有特别的功劳,为什么会凭空迈进这一大步呢?听赵云说,我的这次升迁,是诸葛亮和刘权两人联名举荐的。我难免揣测,这该不会我上次作伪证诬告刘封的褒奖吧?
但对于我被调到刘权身边担任近卫队长这件事,不光是我自己不解,赵云也感到不满。他说他对此曾经力争过,说我在担任城门值守期间,克尽职守,谨慎细致,与下属的关系也处理得不错,表现非常出色,理应调到实战部队中继续锻炼成长,而不是调到宫府之中担任护卫。对于他的抗辩,上面给的回应是说我年纪太轻,升迁太快恐怕在军中难以服众,暂时在宫府之内任职,积累一些经验和人脉,并非坏事。再说,由我担任府中一切护卫工作,也是刘权自己提出来的。既然都这么说了,赵云唯有无话可说。
“悦之,我曾叮嘱过你不要与大公子过于亲近,看来你并未放在心上啊。”
赵云最后叹道。他并没有多说什么。我虽然觉得有点冤枉,但也无力解释。我并不是故意要跟刘权亲近,只是不知不觉中,好像变成了似乎是站在他那一边的,结果,让刘权也误会了吧?
就这样,过了上元十五,我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从赵府搬到刘府,正式开始了新工作。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