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二〇、上巳 (1 / 3)
郊游回来之后过了几天,上巳就到了。这个节日在现在几乎没有什么痕迹留下了,知道的人不多。不过在这个时代,可是个挺重要的活动。上巳的活动形式类似于重阳,都是要到水边去消灾驱邪,说白了,就是一次春游、一次秋游,因而广受欢迎。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对节日的热情都很高。
我从那天之后就开始惦记上刘权。承诺是我主动许下的,虽说当时也有点想摆脱他的意味,但承诺就是承诺。赵云回来之后也就到了为上巳节做准备的时候。今年的上巳,听说汉中王刘备为了祛除去年以来的霉运,决定亲自到郊外河边欢庆,与民同乐。王室成员自然也要跟着一起去,安全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赵云作为中护军,统管整个都城和王宫的护卫,调集军队、安排人手、编排队形,这几天让他忙得几乎没时间回家。
我其实不怎么敢主动提出编入王室护卫的队列中。赵云是多么敏锐聪明的人啊!我在他手下一直刻意保持安分守己,要是突然提出这种要求,他一定会感到奇怪,进而甚至会对我起疑。我仰赖赵云的地方太多,不想让他对我产生任何不信任的感觉。要是和盘托出刘权的事,我连刘权要跟我说什么都没弄清楚,也不知该怎么说。走运的是没等我想出办法开口,赵云主动把我分配进了跟随王室的编队中,还嘱咐我一定要打起精神,千万不能有任何马虎大意。我正中下怀,急忙点头答应。
这的确是个近距离接触王室成员的好机会。我的官职太低,平常根本没有机会进王宫。初到蜀汉的时候是关兴过于抬举我了,我才能见到刘备一面。赵云对我虽然也很好,但还不到关兴那种器重的程度,不会走到哪里都带着我。这次上巳节安全护卫,大概是人手确实不足,赵云总算给我安排了这种比较核心的位置。
上巳节的前一日,我便进宫待命,等候天明出发。归我统领的士兵有二十人,算是一个小队,由两个什长号令。我跟他们磨合了一下,便一起进入编队中,被安排在队伍后段,负责近身守卫几名王子。
刘备目前总共有四个儿子,太子刘禅原本是他的长子,因而在刘备称王时被封为汉中王太子,确立了继承人的身份。现在却莫名其妙地冒出来一个失散多年的刘权,刘备又亲口承认他是自己的儿子,事情就显得有点尴尬。好在刘备目前似乎还没有更改继承人的意思,对刘权也未加封任何官职,仅仅是把他作为“大公子”,议论之声还少些。除了这两个成年的儿子,他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幼子,一个叫刘永、一个叫刘理,都还没有行过冠礼。这几个亲生儿子之外,还有就是远在上庸的养子刘封。自从关羽战败丢掉荆州之后,上庸的形势愈发严峻,加上不愿回来面对刘备的质问,刘封便借口前线局势紧张,再没有回过成都。
等时辰到了,车驾从王宫出发,汉中王刘备在前,他的王后和夫人跟随,接着是王太子刘禅,最后才是刘权和刘永、刘理三个没有官职的王子,护卫和随从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地出城去了。同样,文武官员也跟着一起去,沿途百姓围观,排场不小。或许刘备是想趁机振奋一下民心,并不吝啬与民众接触。只是苦了以赵云为首的护卫官员,一路上严阵以待,生怕出丝毫意外。
我们这些跟在三个王子身边的,倒是最为轻松。安保工作的重点在汉中王和王太子两人身上,其余人的护卫等级心照不宣地会降低一点,配备的护卫队也不是最精锐的。一路上我都跟在刘权的马车旁,虽然找不到时机单独说话,但他看到我,明显变得很高兴。
来到郊外河边,这里也早就做了准备,临时搭了帐篷,供刘备和臣下宴饮。车驾陆续到达,刘备与几名心腹一面交谈一面入席,其他人也纷纷下车,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我看到刘禅从前面的车上下来,跟刘备的吴王后交谈起来,并没有理会从后面马车上下来的哥哥和弟弟们。刘永和刘理两个人年纪相差不多,又都是小孩子,有说有笑十分开心。唯有刘权独自一人,有些寂寞的样子,慢吞吞地落在最后,看似并不十分想进到帐篷中。
我很意外刘权的几个弟弟们都没有主动要跟他搭话的意思,就连客套话的寒暄都没有。他们也不知是有意不理他,还是无意中分散开来。几个人错开顺序,陆续进入帐篷之后,我就没有资格再跟进了,只能留在外面守卫。
守在外面还是挺无聊的。帐篷里的宴饮气氛听上去十分热闹,众人欢快的谈笑声不绝于耳,不过那份热闹与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无关。里面的气氛越好,越是要求外面的人尽心尽力确保安全,不能出一点意外,败坏了兴致。就连赵云这个中护军也不敢大意,入席应酬了一阵之后,很快就出来了,四处查看防务。有他如此尽心地盯着,又身先士卒,我们更是不敢掉以轻心。
宴会开始后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我感觉内急,便对归我管辖的两个什长吩咐了一声,远远地走到一旁的树林中方便。方便过后正打算回去,无意中却瞧见刘权呆坐在不远处的一块石头上,一动不动似乎正在发呆。我心中好奇,叫了一声“刘大公子”,走到他身边。
刘权被我这一声叫得如梦初醒,梦游似的扭头看我。我又问了句“公子在这里做什么”,他才反应过来,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
“是你啊,赵……赵……”
“你叫我‘悦之’吧,那是我的字。”我受不了他纠结的样子,打断了他。他面带惊喜道:“悦之?好巧啊!我的字叫‘升之’!”
我无语,哪里巧了?因为名字结尾都是“之”字吗?这种奇怪的喜悦点真叫人不知该说什么好。
“公子怎么不在宴席上,却独自在这里?”我再次询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