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一八、冬去春来 (1 / 3)
我一直很佩服人的适应能力。没有什么环境是人适应不了的。哪怕我身处这种提心吊胆隐瞒身份的环境,只要习惯了,心里慢慢地就放松下来,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熟悉并且接受身边的一切。就连一开始觉得可能有点难以接受的事,过上十天半个月,感情也变得没有那么强烈。我在蜀汉目前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天气转眼之间就暖和起来,天府之国繁花似锦,开满了芙蓉花的成都美不胜收,稍许缓和了从去年冬天以来一直萦绕在人们心头的紧张气氛和悲愤情绪。荆州既然败局已定,刘备无力回天,只好接受现实。不过跟东吴的往来暂时是断了。刘备派了使者前去东吴“骂街”,东吴方面据说也毫不客气地进行反驳。双方你来我往,但也仅限于打嘴仗。刘备目前没有任何余力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东吴也忙着巩固新收的地盘,不想打仗。至于北边的曹家,不用想也知道曹丕忙着坐稳江山,腾不出手来干别的。不过想到曹操去世,魏国必然举国治丧。这么重要的时候我无法现身,不知夏侯家能不能顺利地掩饰过去。夏侯霸肯定会非常生气吧?唉!想想三年后即便重返魏国,要面对的情况一定很麻烦,我还真不是没想过一直在蜀汉当我的“赵乐”。
是啊,我现在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跟了赵云之后,我先是跟在他身边做亲兵,一边学习一边养
伤,日子过得悠闲而轻松。赵云事务虽然繁忙,但他并不会时时处处带上我,我能感觉到他在工作上还是很谨慎的。可能也是因为他身居中军,责任重大的缘故。当然明面上的说法是叫我专心休养。再加上我住在他家,与其说是部下,不如说更像是他养着的小弟。
我也曾经试探着询问,我这样一直住在赵府是不是不太方便。赵云的意思是叫我再住上一段时间,至少把身体养好。他说我在成都人生地不熟,初来乍到,又没什么钱财积蓄,要安家也没那么容易。暂时就这么住着,等以后若是立功升官,有些积蓄了,再置办房产另行居住也不迟。在生活上,他对我还是毫无保留的,也很乐意以过来人的身份指点。我很感激他的好意,再说一个人出去住也确实不太方便,以我目前的经济水平又住不到什么好房子。能免费住在条件不错的赵府,我当然不会不愿意。为了表示感恩,我身体好些之后便主动帮忙做些力气活,跟赵府的管家仆人们很快打成一片。赵府的氛围很好,虽说没有女主人,但赵云对待家中下人宽和温厚,深受爱戴,大家也都尽心尽力。
私下里我也曾经打听过赵云的个人问题。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语焉不详,史书上没有写,演义里也没有写。当然演义里没写个人问题的武将多了去了,但对于口碑爆表的男神赵子龙,大家总是很遗憾他的感情问题模糊一片。听我身边那个话多又活泼的丫头青儿说,他们家将军以前曾经有过两位正房夫人。第一位好像是赤壁之战前就在荆州迎娶了。然而这位夫人并不长寿,成婚之后不到三年就去世了。后来赵云又娶了一位夫人,生下两个儿子赵统和赵广,全家一道入蜀定居。不幸的是第二任夫人也在一年多前因病去世。从那以后,家中女主人的位置便一直空着,赵将军也没有再娶。我听后不免唏嘘,男神的感情生活看来颇为坎坷。赵统和赵广年纪都不大,哥哥赵统十二岁,弟弟赵广只有八岁,平常的生活起居都由乳娘照顾,文武教育则由赵云亲自过问。我来了之后,这两个孩子倒是很愿意跟我亲近。
亲近的契机是有一次我独自在后院练武时被他们俩看到了。觉得自己伤口痊愈得差不多,我有意识地开始在闲暇时间进行康复训练,以便早日找回状态。那天我练了一套剑法,练完之后感觉自己状态不错,正在暗自高兴,忽然听见拍手称赞的声音,扭头一看,赵统和赵广兄弟两个站在一旁的檐廊下,满脸兴奋地瞪大眼睛看着我,一个劲拍手。我笑笑,对他们两人作揖行礼。尽管年纪小,他们对我来说是主子家的公子,我是必须要向他们行礼的。
“赵乐见过两位公子。两位公子怎么自己在这里?乳娘何在?”
“我们把乳娘甩开了!她们好烦呀!”年纪小的赵广直截了当地说。
我苦笑一下,哥哥赵统连忙说:“没关系!乳娘忙着张罗午饭,本来就没空理会我们。赵乐哥哥你的功夫真好呀!刚才那套剑法,使得好漂亮!”
“过奖、过奖。随便练练罢了。两位公子也开始习武了吗?”
两人一道点头,赵广稚气的声音道:“我也在练剑!可是父亲总说我练得不好!”
我看看他稚嫩的小胳膊,想想这么小的孩子已经开始习武,还是在名将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心里不免有点同情。想必夏侯称也是从小练习,才能有这么好的一身武艺,也不知能被我发挥出多少。我摸了摸赵广的小脑袋。
“公子不必着急,赵将军是在鞭策公子。只有严格要求,公子日后走出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公子年纪还小,只要坚持不懈,日后定然能像赵将军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赵广两眼放光,用力点头:“嗯!广儿一定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将来上阵杀敌、保卫国家!”
赵统在一旁道:“赵乐哥哥,你能教我们习武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