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〇〇、谁的北伐? (2 / 3)
薛礼看了我一眼,我顿时明白他的顾虑原来在我。但我就是装傻不想走,我也想听听薛礼的见解。见我不识相,而关兴也没有叫我走的意思,薛礼犹豫片刻,才道:“这也仅仅是下官一点猜测,若有说的不对之处,请两位听过就算,不要张扬出去。大人若是觉得有几分道理,也请大人不要动怒。”
“丞辅放心,分寸我晓得。悦之也不是随口乱说之人。”
我深深点头表示觉悟。薛礼沉默片刻,愈发压低了声音。
“大人,下官只是猜想,汉中王殿下,或许并不完全清楚前线军情如何?”
关兴一愣:“丞辅何出此言?父亲送回的军情手书,殿下给我亲眼看过,父亲确实并无求援之意。殿下就此判断无需出兵,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关将军的性格,大人您最为清楚。军情也许并不紧急,因而关将军暂无求援之意。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荆楚距离蜀中路途遥远,消息滞后。若等到关将军支撑不住送来求援讯息,恐怕……”
关兴忧心忡忡道:“这也正是我为何三番两次请求带兵回援的原因之一。我担心父亲独自支撑战局,恐怕过于勉强……”
“汉中王殿下雄才大略,同时也深知关将军的秉性脾气,若是有心,并不一定会完全相信送来的书报。然而殿下却并无担心之意,也无意派兵支援,下官私下揣测,会否殿下当真相信前线军情万无一失呢?”
他这话虽说是猜测,仍然绕了很大的圈子。关兴沉吟片刻,道:“的确,父亲这次北伐关系重大,汉中王的决策不会单凭父亲送来的文书为准。军情传递、消息刺探这一类事,从前在荆州时,一直是诸葛军师主持……”
“诸葛大人做事,一向稳妥周到。不过殿下毕竟是益州新主,必得顾虑蜀中旧臣的立场。听闻目前掌握消息线索的虽然仍是诸葛大人,但也用了不少益州官员。”
关兴沉默了许久。刘备不出兵,固然是蜀中确实兵力不多,去年刚刚从曹操手里抢过来的汉中也需要重兵防守,他难以再从成都调出更多军队。但不出兵的根本原因,未尝不是如薛礼所猜测的,对于荆州前线的形势估计不足。也许他并不会想到关羽会一败涂地,甚至因此送命。大家都以为若是打不下樊城,最多不过重新退回荆州,北伐夭折、无功而返。不会有人想到名震天下的关羽关云长会命丧此役。若是刘备知道事情最终会变成这种结局,他真能沉得住气不发兵响应么?
“丞辅,”关兴在长久的沉默后终于开口,凝视着薛礼道:“你能替我走一趟么?”
薛礼垂下头,郑重地回答:“义不容辞!”
关兴让薛礼去走的这一趟,无疑非常危险。先不说重返战场,是不是还能够全身而退。他私下里派自己的亲信去前线打探消息,若是被人知道,一定会说他质疑汉中王、心怀异念。无论是对关兴还是对薛礼,发出这个命令或是接受这个命令,双方都冒着极大的风险。而他们之间那种心照不宣,连我这个旁观者都能深深地感受到。
薛礼出发是在十一月初。他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做准备,就一个人匆匆走了。为了低调起见,他没有带任何随行人员,除了以防万一带了一块关兴的前护军令牌,别的随身物品都是低调从简。临行前他特意嘱咐我好好照看关兴,那架势就好像说如果他回来发现关兴少了一根头发一定扒了我的皮一样。被他这么一通啰里啰嗦地追着叮嘱,我真恨不得跟他换过来,让他留在家里照顾关兴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