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十九、初上战场 (1 / 3)
我就这样在毫无选择余地的情况下,被胡校尉点名收编了。不过名义上我还是关兴的亲兵,跟着胡校尉只是暂时借调。我有苦说不出。我并不想在这个时候上战场啊!上回遇到庞德那种遭遇战也就算了,让我真的以荆州军的身份去跟魏军对垒,我心里还是感觉别扭。再说,我晕船啊!
当我跟胡校尉说我晕船的时候,他非常吃惊,反问我:“你们来樊城的时候不是乘船来的吗?你怎么会晕船?”
“小人确实晕船,胡校尉可以去向星先生求证。来樊城,是因为水路快捷,陆路辛苦,只好强行忍耐。实则一路上都在呕吐,颇感不适。”
胡校尉打量我,惊讶道:“你行啊!一路晕船,在渡口的时候还那么生猛?要是你好好的,老子岂不是干不过你?”
我急忙说没那回事,只是我耍阴招侥幸罢了。胡校尉也不在意,还是叫我准备好上船。若实在不行,就跟紧他,他会罩着我。我十分郁闷,但也不能违背命令拒绝出战,只得好好准备。连日大雨,汉水暴涨,泛滥成灾,显然骑兵是用不上了,大家都变成了水军。我对水军完全没有任何经验,跟着胡校尉,倒也能学不少东西。
关云长水淹七军是三国史上的名战之一,基本上所有看三国的人都知道。我当然也知道,但我从没想过自己能够成为这场战斗的一员。实际上于禁的援军早就赶来了,驻扎在樊城外围。关羽一边围困襄樊,一边对抗于禁的援军,兵力并未显得捉襟见肘,可见准备充分,把能动员的兵力都动员起来了。也因此才导致后来东吴的偷袭成功,轻易被断了后路。
总攻的时机,关羽也拿捏得十分精准,瞅准了魏军大营被洪水淹没、全军崩溃,而汉水的水势又稍微消退、对己方行动不会造成影响。荆州水军本来就不弱,关羽在荆州经营多年,早已习惯水上作战,这次北伐也准备了充足的船只。反观魏军就没那么幸运。魏将普遍头疼水战,这已经成了一个集体痛点。于禁、庞德也不例外,就连在南线多年的曹仁,也似乎没有多少心得。魏军几乎没有准备船只,挑选的扎营地点也过于低洼,且靠近河边。暴涨的河水淹没大营之后,没有被洪水淹死、冲走的魏军将兵被迫退守高地。汉水水位暴涨同样让樊城的守军无法出城夹击,只能困守围城,眼睁睁看着友军崩溃,却毫无办法。
我跟在胡校尉船上,参加了我生平第一次水战。胡校尉特意叮嘱我多带些箭。他的战船已经算比较稳了,但我还是不习惯。那些士兵乘坐的小船,看上去更像是树叶一样随波逐流。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在这种船上站稳而不掉下去的,甚至还能作战。船的颠簸让我完全无法站稳脚跟,但是要稍微稳住身体、抓住一点空挡射箭,努力一下还是能做到的。胡校尉虽然大大咧咧,但并不笨,他显然预想到了这种情况,才会叫我多带箭。他的习惯是站在船头一马当先。我站在他一侧负责远程攻击,另外一侧站着个持盾牌的亲兵负责防御,倒也不失为攻防一体的阵型。
我们从清晨开始发动攻击。一片汪洋的水面上仅有十几处孤岛一样的高地,魏军分散成一小片一小片的,自然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战不多时,就听见关羽的中军传来胜利的欢呼声。有传令兵乘坐快艇传递消息,大喊道:“于禁降了!于禁降了!”
一切都与我在史书中看到的一模一样,曹营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投降关羽。魏军本来就已被大水冲垮,抵抗也只是困兽犹斗。主帅投降的消息一传开,魏军更加兵败如山,纷纷投降。唯有一处,战况始终激烈,不见丝毫投降的迹象,就是庞德和部下占据的河堤。
胡校尉一辨明庞德的位置,立刻率领部下攻了过去。他对庞德心怀怨恨,战前便口口声声说要砍了他替关兴报仇,心里显然也是这么想的,督促部下围拢庞德,展开猛攻。庞德当然不是省油的灯。尽管身处河堤上,部将离散,狼狈不堪,他仍然指挥部下用密集的箭雨回应我们的进攻。一方在水面上,一方在河堤上,双方谁也不能轻易进入对方的地盘,只能依赖弓箭。战况一时间非常激烈,眼见这一小块区域飞箭如蝗,不时有荆州军中箭落水,或者有庞德的士兵倒地不起,尸体很快也会被河水冲走。即便是流水,融入了如此多的鲜血,也难以冲刷干净。
我大声对胡校尉道:“胡大人!这样下去不行!死伤太过惨烈啊!”
胡校尉脸上也着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事,即便获胜也令人不太愉快。何况庞德殊死抵抗,箭矢充足,一时看不出有落败的迹象。倒令人担心这样下去,最先顶不住的说不定是我们这一边。若被其他人抢了功劳,胡校尉肯定也不愿意。
“妈的!这小子的箭怎么就像射不完一样?于禁都投降了!他怎么还硬撑着?”
“他是否还不知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