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十二、道别(上) (1 / 2)
如何跟曹叡道别,是我在临行准备时最重要、也最头疼的事——没有之一。
我想了很久,该如何向曹叡说明这件事。从道理上来说,我其实没有必要为此烦恼。他既不是我的家人,也不是我的上司,我偷偷溜走,于公于私,怎么也犯不着要跟他有个交代。然而对我来说,即便跟所有的人都不交代,也必须要跟他交代一下。
考虑到见面不容易,而且见面之后谈话的走向很难把握,我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自然是写一封长信,详细解释。但我思来想去,总觉得这方法太没有诚意,肯定效果不好。不说别的,曹叡一定会生气。虽说家人兄弟肯定也会生气,但这两种生气是不一样的。家人生气,以后也许还有挽回的余地。我跟曹叡之前的误会还不知道算不算解开了,这么大的事如果不当面跟他说,我担心恐怕就此没有余地挽回。
既然写信的法子行不通,那么只有亲自见面了。怎么约,我也琢磨了很久。而且曹叡肯不肯按照我的计划出来见我,我也一点把握都没有。要是他不肯来,我该怎么办?总不能□□潜入太子府吧?首先我没有那个本事,再说就算侥幸爬了进去,黑灯瞎火的我也摸不到曹叡的住处。太子府守卫严整,很容易被抓住,到时候连个托词都没有。因此我写好信之后,特意仔细地封死,在信封的糊口处写了个骑缝的签名。又千叮万嘱,让杜三务必亲自交给太子府的管家。这个管家跟曹叡关系很好,比较可信。交到他手上,至少可以保证信能够切实地送给曹叡。
信送出去之后,我一直忐忑不安。尽管杜三回来告诉我说信已经顺利交给了管家,我心里的不安也丝毫没有缓解。心不在焉地熬过白天,杜三帮着我一起确认了行李。给家里人的信我也写好了。行李包袱藏在房间的角落,就等明天清晨出发。除了担心曹叡那边的反应,我也担心明天早上能不能顺利地瞒着家人溜出邺城。各方面的紧张情绪汇集在一起,这一天我感觉度日如年,每一个时辰都过得无比缓慢。
终于,夜幕降临。我等到戌时中,差不多晚上八点,府里的人基本都安定下来了,便脱去丧服,换了一身粗布短衫。杜三领着我,从厨房侧边的小门偷偷溜了出去。我跟杜三约好,叫他明天丑时末务必要带着行李来接应我。我必须赶在鸡鸣开城门的时候第一批出城,因而不管今晚能不能跟曹叡见到面,我都必须在丑时回来取行李。杜三表情复杂,絮絮叨叨跟我说了不下二十遍叫我要小心,听得我都不耐烦了,打发他关好门赶紧回去,别只想着叫我小心,他自己也得小心点才行。在我明天早上离开之前,无论如何,不能被家里人发现破绽。
杜三叫我小心也是没错。这个时间早就已经宵禁了,不仅平民百姓要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官员无
故也不得随意外出。除非有特别的命令,否则被巡逻的士兵抓住,同样要接受审问调查。我约曹叡在这个时候出来,对于我们两个来说,都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我约见的地点固然距离他家比较近,相对来说他的风险要小一些,但也是要溜出家门走上一小段距离的。太子府周围又是戒备森严的区域,士兵巡逻的频率较高。因而我早有了觉悟,若是等不到他来,我也一点都不怪他。不过我心里莫名地有种自信,觉得他一定会来的。
我潜伏在建筑物的阴影之中,一路上尽量选择偏僻的小路,小心翼翼地躲过一波又一波巡逻的士兵,迂回前进,费了一番功夫,才来到我在信中约定的见面地点——太子府后门外不远处一间废弃的祠堂。这个地方还是我先前有一次到太子府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祠堂早已废弃不用,不知道是哪家供奉的,也不知道供奉的是哪路神仙。又小又破的一间房子,位置在一个路口,处于半倒塌状态,也无人修理。要说密会的好地方,再也没有比这里更合适了。而且这地方靠近太子府,从后门出来走上几分钟就到了,十分方便。因而挑选地点的时候,这个地方一下子就跳了出来。
我摸到了祠堂外,先是四下观察。邺城自然是没有路灯的,今天的月亮只有三分之一大小,月色昏暗,能见度不太好。破旧的祠堂依旧残破不堪地斜在那里,周围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没有。我轻手轻脚地凑近,小心翼翼地穿过缺失的大门,进到院中。院子里断瓦残墙,杂草丛生,屋子里面则是黑咕隆咚的,屋内屋外全都寂然无声。我放心下来,擦亮手里的火折子,走进屋内打量了一番。这间祠堂很小,一间正堂,一间偏室,全都残破不堪。正堂的供桌还在,但供奉的塑像倒在地上,早已碎成齑粉。门框、墙角结着不少蛛网,地上还有老鼠屎,显然已经荒废许久了。
查看一番之后确定没有异常之处,我灭了火折子,在屋门旁边收拾出一块相对干净的地方,坐下来等着。我选的这个位置既能看到院门,又能把自己的身影藏在残存的土墙后,不容易被人发现。虽说这地方应该不会有人大半夜的跑来,士兵巡逻也不会特意进来查看,还是谨慎点比较好。再说,还不知道能不能等来曹叡。要是我撑不住睡着了,总得先给自己找好掩护。
虽然莫名地有那份自信,但我的确没有什么把握。我给他的那封信,只写了“有重要事务需当面告知”,并没有写明具体情况。他看了信,想必会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吧?我赌的是自己在曹叡心里的分量,赌他愿不愿意相信我这样莫名其妙的约他出来是真的有很重要的事需要当面说。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来。但他来还是不来,无疑会是一个关键。
这些天来在家守孝,空出了大把大把的时间,我有意无意地,也在想我对曹叡这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他无疑还是个孩子,而且是个很喜欢我、跟我很亲近的孩子。但我知道他长大以后却不会是个普通的孩子。他会成为皇帝,也是魏国最后一个有实权的皇帝,并且英年早逝。这实在是个很悲哀的宿命。现在我还能单纯地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喜欢,那么以后呢?以后成了君臣,我如果继续对他抱着不该有的情感,不也同样十分悲哀么?
你所中意那人,龙章凤姿,不是你高攀得起的……
李夫人的临终遗言,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她并没有训斥我的断袖之情,却告诫我不要高攀未来的少主,我心里也颇有几分感动。李夫人临终的时候,尽管知道我已经不再是她的儿子,却还是心心念念,不愿意让我委屈了自己。断袖与否,倒不是主要的。我也不知道她是真的如此开明,还是因为人之将死,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能挑最重要的事叮嘱几句。
但是在李夫人这样对我说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我对曹叡的感情,已经到了“断袖”的地步。这让我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下意识地逃避思考这个问题。刚好,因为我在守孝,也因为曹叡误会了我,导致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见面,我可以不必急于得出结论。
但我不能逃避一辈子。我回想了一下自己二十四年来的人生,并没有找到断袖的迹象。我从来没有跟男性朋友暧昧过,但不知道为什么,跟女□□往也不太顺利,总是感觉难以维持下去,最长的记录也只有八个月,连我自己都觉得心灰意冷了。不过我在交往女性时并没有感到有什么障碍,所以从来也没往自己的性向方面考虑。难道我其实有一颗隐藏的短袖之心,只是我自己没发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