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冬至吃饺子 (3 / 5)
        来者正是“三王之一”的王君礼,桓城夏丰镇人,淄城人大代表,齐王集团董事长。齐王集团产业涉及建筑装修业、**业、资本投资业、旅游餐饮业......之所以能够与王崇山称兄道弟,是因为事业起步之初,得益于王崇山的大力扶植。几年下来,身处政界的王崇山与兢兢业业的王君礼相得益彰——齐王集团逐步壮大,最终得以上市。可以这么说:是王崇山成就了王君礼,而作为王崇山一手栽培提拔起来的王君礼以及齐王集团也没有让王崇山失望,更是给王崇山在淄城树立了一个有口皆碑的政治业绩。

        寒暄了一会儿,王崇山便给王君礼介绍亲家公和亲家母。

        “这是楠楠的公婆。”王君礼赶忙弯腰低头的同他们握手,同时也观察着刘世启夫妇。毕竟他也好奇王一楠到底是寻了什么样的婆家。

        刘卓达的父亲刘世启个头不高,削瘦,从满脸的褶皱上一看就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倒是袁慧珍身材发福臃肿,披金戴银。明眼人一看便知刘母在家里有绝对的话语权。

        “小婿刘卓达。”王崇山继续介绍着。

        “王总,常听我岳父提起您,成功的企业家,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楷模。”刘卓达上前一步,主动和王君礼握手。

        “哪里哪里,言过其实了,只是搞点小实业。”王君礼打量着刘卓达客气的说到。

        刘家所在的西关村属于桓城县城的城中村,因此得以旧村改造,家家户户住进了楼房。西关村的村改工程是桓城地区最成功的旧村改造案例,不仅户户分了两到三套楼房,而且都是可以抵押交易的大产权。此外,村里有大量的土地使用权租给了区县的机关单位及企业,每家每户每年都可以分得数额不小的租金。因此来说,西关村的村民要比桓城其他四百多个自然村的村民在经济上更加富足殷实。

        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起点。起点是很重要的,相比较李钦瑟和国超,同样是生长在鲁中农村的孩子,仅仅因为出生的地点不同,三十岁以前的人生就可以差距之大到如此:除去御景花园,刘卓达轻松的拥有了两套价值合计几十万的房产;李钦瑟和国超却需要以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凑首付、办按揭、还二十年甚至于更久的房贷。这样的一反一复,就有了近半个百万的悬殊。然而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起点不高,就注定了要夜以继日、昼夜兼程的去追去赶。

        孩子们感恩节的礼物“Redcollor”成了刘卓达的定亲礼服。看到进进出出、忙里忙外、跑前跑后的刘卓达,所有人都很欣慰,王家的亲朋好友们无一不对他露出了赞赏有加的眼光;另一边刘家的亲戚也都羡慕刘卓达能追到地位显赫、家境优越、美貌智慧的王一楠。在场的人几乎都能憧憬到新时代的两个年轻人共结秦晋之好后的举案齐眉、欣欣向荣之景。

        “嫂子,这是我们这边的彩礼,小达和楠楠属于自由恋爱,也没有个媒人。现在也是新时代了,咱们就新事新办,一万七,万里挑妻,我就把这钱直接给你了。”袁慧珍在大家共同的见证下,将一个由红包袱布包着一沓钱塞进付婉琳手中。

        “嫂子,都是新形势了,不受局限,只要孩子们感情好,相互理解包容,咱们当老人的都好说,这天下的父母,哪一个不是盼着孩子们把日子过好啊。”王母握住刘母的手,殷切有加的说到。

        “你点一点,点一点......”袁慧珍生怕出纰漏,盯着红包一再嘱咐。

        “不用啦。从今天起,咱们不分你我,都是一家人啦,还客套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