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光年外的远航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20光年外的远航 (1 / 4)
        历时260年,耗尽了3代人生命的天启舰队终于抵达格利泽581恒星系统,这是一个位于天秤座、距离家乡太阳系20.4光年的系外星系。它有着6颗围绕着主序星格利泽581公转的行星,有着太阳系那近乎完美的椭圆形轨道和低偏心率。

        当恒星的第一屡光芒如晨曦般的阳光照进星系舰队的舷窗时,锁死在人们脸上长达2个多世纪的笑容如灿漫的蔷薇在天际中竞相绽开了,人们抚摸着播撒在舰体内一抹抹橘黄色的光芒,就像迎接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这是一个曾经有着90亿庞大数人口基数,一个被称为人类的种族在牺牲掉99.996%人口后的自杀式远航,这不是豪赌,也不是星际移民,准确地说是大逃亡,逃离祖辈们繁衍生息了整整几百个世纪的地球。

        蓝色!

        在地球,有一种色彩,闪耀文明的进程,舞动着不朽生命的音符,那就是蓝色,一种被地球人定义为大海的色彩。在天启舰队整整260年的远航中,他们没有看到哪怕是一抹行星的蓝色,但在格利泽581其中的一颗行星上,人们惊喜地看到了久违的蓝色,一颗被浓密大气层所包裹的蓝色海洋。它那通体闪耀着湛蓝的辉光,在恒星的光芒中折射着生命的赞歌,它就像一颗镶嵌在群星中的巨大翡翠,通透而湛蓝。星际舰队的所有人,哪怕是为战争而存在的机甲也懂得那是生命的蓝。

        在晨曦与黄昏的交替中,一片巨大的绿色陆地缓缓地沐浴在晨曦的光照中。这是格利泽581恒星体系中的第三颗岩质行星,早在地球纪元的300多年前,人类就发现了这个它。围绕在该恒星系统的6颗行星以b、c、d、e、f、g拉丁字母的排序命名。这颗与地球一样,有着大海与陆地的行星被命名为格利泽581d。或许它将是人类的新家园,或许是最后的家园,或许是天启舰队那36万流浪幸存者的最后归宿。

        也许这是地球文明最后的挽歌,也许是一次凤凰涅槃。

        2000多艘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星际舰船绵延在恒星最近的一个行星格利581b的椭圆形轨道的切面上,长达5000公里的星际舰队就像一座移动的钢铁大陆,2000多艘舰船的尾部闪耀着幽兰色的光芒,组成的无数个耀眼的星点投射出一幅浩瀚的天际星图,就像宇宙中那孕育恒星生命的创世之柱,在空旷而深邃的寰宇中讴歌着生命的光辉。

        此刻,星际舰队已经掠过了行星格利泽581c的轨道,庞大的舰队遮蔽了恒星那刺眼的光芒,其形成的巨大阴影就像铁幕一般笼罩在格利泽581d的表面。这颗如地球一般壮丽的行星,在它43亿年的漫长岁月中迎来了来自20光年外,一个叫地球文明的最后36万流浪访客。

        星际舰队开始了飞行姿态的调整,缓缓地泊入行星格利泽581c和格利泽581d之间拉格朗日点。由200多艘战斗舰组成的混编战斗序列开始往格利泽581d的高空轨道集结,由1艘行星文明评估舰、2艘行星生命探测舰、1艘回收舰、1艘行星大气环境探测飞船、2艘行星地磁分析飞行器及3艘护卫飞船组成的斥候编队开始向行星同步轨道集结。斥候编队先是回收了位于行星同步轨道的各种探测器,这些性能各异的探测器是2年前先于星际舰抵达的,目的是对该行星进行全方位的侦测和扫描,以确定该行星的初始的大气环境数据,为后续舰队大规模的进入提供环境和文明指数预警。斥候舰队又进行了最后一次飞行姿态的调整后,就像一把把出鞘的利刃,箭一般地坠向行星那稠密的大气层中。

        斥候编队总指挥刘翰洋博士和5岁的周芸所乘坐的编队旗舰---昆明湖号行星文明评估舰此刻已经突破黑障悬浮在行星地表约500米的空中,评估舰的下面是如同地球一般碧波万顷的大海,在海路连接处,一层薄雾笼罩着一望无垠的翠绿大陆,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天际线。

        薄雾的上空,一轮桔色的“太阳”突破了被它烧的通红的朝霞,缓缓地从地表深处升起,显然这个“太阳”就是格利泽581。太阳射出的万道光芒在陆地与大海之间铺陈开来,给这颗未知的行星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带。

        斥候编队几乎所有的成员都静静地看着这场从未目睹过的日出,他们当中高达95%的人都是生平第一次亲眼见到太阳从行星表面日常升起,在他们的记忆中,能够检索到的这场壮丽诗篇的描绘只能是影像资料和老一辈船员的口口相授。

        5岁的周芸安静地趴在舷窗上,呆萌的眼睛一动不动望着那轮渐渐刺眼的太阳,她那明亮而如黑宝石般的眼睛中映射着太阳散发的光芒,粉红的脸颊泛起了一层微红的光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