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丰臣の野望 (2 / 2)
这种死谏的方式令丰臣大为恼怒,欲治浅野长政重罪。而恰在此时,日本国内却发生了梅北一葵の叛乱,深感自责丰臣秀吉遂向浅野长政致歉。
原来,1592年6月14日,岛津藩家臣梅北宮內左衛門国兼与田尻但馬守等三百余人接到丰臣秀吉发出的征韩令。前往九州肥后国加藤清正的领地佐敷城中转时,因舟船未备,申请入城暂住休整。那知留守佐敷城的加藤清正家臣安田彌右衛門等甚为骄横,竟以没有接到熊本方面命令为由予以回绝。
日本内战时丰臣氏与岛津家之间的仇怨就此爆发,在“为萨州报君父子弟之仇”口号下,梅北国兼等人公然扬起叛旗,起兵造反。在原本不满丰臣的藩士豪族支持下,造反者纠集了数千之众攻占了佐敷城。梅北国兼占据佐敷后,又派東郷甚右衛門与田尻但馬率千余人驾兵船十二隻,水陆并进攻打八代城。
但是,梅北一葵之乱,仅持续了三四天就被镇压下去(一说十五天),梅北国兼、田尻但馬守与東郷甚右衛門等人尽皆战死。梅北国兼的首级被送到名护屋城在海边暴晒,残躯则被埋在佐敷五本松。
史记:“北宮內左衛門國兼與田尻但馬守寢陵加藤主計頭清正之領分肥厚州,攻拔佐敷城,以為屯營。又以田尻但馬守破卻小川。此時肥厚人松浦築前守者運易策,殺但馬守及田尻荒二朗及五郎等壹百人,梅北國兼為境善左衞門及安田彌右衛門所殺。壹說梅北國兼領兵二千,據佐敷花崗山壘,力戦而死也”。“国兼の首传送名護屋城浜辺暴晒,胴体埋葬于佐敷五本松”。(日《町田氏正统系谱》、《鹿児島県の歴史》)。
因梅北一葵叛乱牵连的岛津藩吉田城城主岛津岁久(正五位左卫门督)受到丰臣秀吉发出的“岁久征伐令”,遭到兄长岛津义久的讨伐,最终在日本鹿儿岛樱岛吉野台龙ヶ水自刃,从而上演了丰臣治下,藩国大名兄弟自残的悲剧。而年仅十二岁的肥厚国北部大名阿苏惟光(阿苏氏第22代领主,阿苏神社大宫司)亦因“梅北一揆”兵变,被怀疑与岛津岁久及梅北国兼等人勾结,在花崗山被斩首。
在梅北国兼举兵造反,给穷兵黩武的丰臣秀吉以当头棒喝之时。关东常陆(茨城县)的农民也拒纳军粮,使正欲渡海作战的该国大名佐竹义宣所部处于“奄奄待毙”状态。这昭示着,在巨大的战争消耗下,丰臣秀吉的统治开始出现波动,日本各地不时发生骚乱,征韩军也开始出现了逃兵。而在日本战国时期就与丰臣家怀有宿怨,编入加藤军中的岡本越後守清藏更是带领二百部众直接投奔朝鲜。
占领汉城的日军在残杀劫掠之后,为维持其有效统治,开始执行招抚手段,加藤清正家臣斋藤與三右衞門立本将丰臣秀吉的招安书,张悬于京畿各地。
“迩来朝鲜政苛吏烦,四民失其所,予虽不敏,将布善政于境内,救民生于涂炭。文武官僚先服者,随器授职,后者罚莫赦。如其农商速还旧居,各修其业”。
“大王已逃城中,朝鲜今属日本,故命使价要治各道国士及村民。服日本,犹服前代者,岂有异论乎?然莫散在。今郡县官仓之米谷、玉帛、丝麻等好矣。且某牧主、某县监,百姓男女,亦不去某处。而请事使价思旃“。
天正壬辰日,丰臣秀吉、行贞吉成等。寄两道吏、户、礼、刑、工、伯等。
躲避战乱,却故土难离的朝鲜庶民在日方的招抚下,纷纷返回家园,汉城在日军的军管之下,似乎恢复了原有的生活状态。(“士民奔避者。未久还集。坊里市肆。依旧塡满。与贼相杂。贩卖交易。贼多出精勇。紧守四门。而我民之带贼帖者。不禁出入。于是服役受帖。无敢违逆“。)
然而好景不长,年轻的总大将宇喜多秀嘉将大本营设在朝鲜太庙当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日军进驻不久后,就不断发生士卒暴毙的事件。宇喜多秀嘉惊怒之下烧毁了朝鲜人心中的宗庙殿堂,此种羞辱之举,令朝鲜大众愤恨难平。(“堂堂寝庙,豕蛇穴之。赫赫神京,禾黍生之。在天之灵,监临于兹。磔妖诛丑,不留晷时。凶焰斯虐,爰焚爰毁。痛结神人,为百世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