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循序渐进的军事改良 (2 / 4)
最严重的就是指挥问题。
丘陵作战和行军中,视野和声音受限很大,指挥官的命令到了士兵耳朵里就会变成模糊不清的指令——很大因素在于山地丛林中,对于方位的描述没有明显的对比物,指挥官本人也只能用抽象的描述来表达命令,再加上环境本来就吵杂,压根没法做到令行禁止。
这就导致了士兵们在移动过程中为了保持前方有准确视野和能接受到来自指挥官的信息而失去了一部分机动性——在这种训练里,机动性是最重要的要素,失去机动性一切都毫无意义。
毕竟奥斯曼人也能在山地遭遇中快速列阵,只有比他们快,才能活下来。
李陵风想了半天该如何准确把军令快速传达到一线战斗序列中。
最后他想到了旗语。
战旗挥舞起来,大部分人都能看见,也不会因为环境音被干扰了。
战旗能明显的指挥方向,还可以上下左右前后挥舞,这六个动作基本能够满足编排成命令的条件。
李陵风马上找来父亲的侍卫长讨论如何编写旗语。
侍卫长对这件事很有兴趣,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意见。
比如旗语不能太复杂,要是指望旗语来实现复杂的命令基本不可能,类似“左翼突围右翼打掩护,骑射手准备开始骚扰对方前排士兵”这种命令旗语是没法实现的。
还有骑兵和步兵的旗语应该分开,双方不应用同一套旗语,不然有可能造成指挥紊乱。
李陵风决定以后出门打仗带两杆战旗,一杆红色,指挥骑兵,一杆紫色,指挥步兵。
刚好是罗马的两种象征性颜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