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袁崇焕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袁崇焕 (2 / 2)
        袁崇焕此时提出辞职仅仅是因为分赏不公吗?存疑。袁崇焕据记载是给魏公公修过“生祠”的,这也是他被诟病的一个原因--堂堂边关大将给祸乱宫廷的阉人修祠堂而且还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可真是个舔狗!--蓑笠翁已过了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年纪了,明白许多看不懂的事情很可能是因为了解的不够,个中曲直终归是有其原因的。是袁崇焕过够了打打杀杀、刀口舔血的日子吗?是他想避祸党争吗?是他不愿意再折腰事权贵了吗?

        1627年8月,朱由校去世,朱由检继位,两个月后魏忠贤上吊自杀。

        1628年4月,袁崇焕被崇祯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这应该是从一品重臣了,而且关键是手握实际兵权,督师一方。

        1628年7月14日,“召对廷臣及袁崇焕于平台”,关于此次平台召对,史料记载袁督师放出豪言:五年可复辽!袁督师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六年前的一句“单人可守关内外”的豪言成为其仕途的起飞点,此时面对新皇又出此气吞万里的壮语,群臣虽狐疑但又不敢直言驳斥。

        未满18周岁、从未亲历战事的年轻皇帝朱由检此时估计是以仰视的心态望着眼前的大英雄的。新皇帝急需一场胜利来树立自己的威信,而袁崇焕正好给予这样的承诺,君臣一拍即合。

        只是会后有位大臣不安的问询袁崇焕是否真的可以五年复辽?有哪些计谋?袁崇焕这么回答的:仅慰上意。该大臣气道:他日皇上以此日期追究你责任怎么办?!此时方觉自己大话说过头的袁崇焕也多少担心起来,于是上书跟皇帝要钱要兵要权要政策,估计私底下满希望皇帝可以稍微驳斥一下的,结果崇祯帝一一应允--他寄予袁崇焕太高的期望了。

        平台召对没多久宁远因粮饷问题发生兵变,八月初,袁崇焕诱捕首恶并斩首十五人,平定了兵变。袁崇焕调度有方,任用麾下三员大将赵率教、何可刚、祖大寿镇守山海关、宁远和锦州几处重镇,并再次上书说自己复辽就靠这三个大将了,五年不能复辽就斩了此三将然后自裁。此后袁崇焕被加封太子太保,正式成为朝廷正一品重臣。

        1629年6月5日,杀毛文龙。

        袁崇焕杀毛文龙的事件成为其日后获罪的一大理由,关于毛文龙该不该杀、该不该由袁督师来杀众说纷纭。毛文龙是个狠人,因辽地多年战乱,竟混成了一方诸侯,占据军事重镇毛岛(今属朝鲜),拥岛自重。为了安抚毛文龙,明廷赐其尚方宝剑,封总兵、左都督--这也是当朝一品的职衔啊!许多史料都讲毛文龙其时占据地利(位于后金后方,孤悬海外,可随时攻击后金,是其很大威胁),**,大肆招兵买马,浪费饷银,据说手下竟有将千余,其中就有孔有德(清初封王)、耿仲明(耿精忠他爷爷,清三藩之一)、尚可喜(清三藩之一)。毛文龙目无法纪,根本不把袁大督师放在眼里,俨然一方诸侯做派。袁大督师眼里当然也容不得沙子,设计斩杀了毛文龙。袁崇焕自知自己做得过分,事后上书皇帝请求降罪,皇帝虽年轻却也不是傻子啊:人都让你杀了,朕亲赐尚方宝剑也在你手,你是要让朕打自己嘴巴吗?!于是乎崇祯直说杀得好杀得妙,下旨褒奖袁崇焕(都是口嗨,没有升职、没有实物奖赏)--皇帝此时应该是有不满了吧?

        袁崇焕斩杀毛文龙部到三个月,没了后方掣肘的皇太极率军十万绕过关宁锦防线直插大明心脏。

        满朝文武震惊,皇帝震惊,袁大督师应该也震惊了!快快快,赶紧拔营快马救驾啊!

        轰轰烈烈的京城保卫战打响了!

        蓑笠翁有诗云:

        背后说谁人

        背后被谁说

        身前背后事

        孰人讲得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