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愈演愈烈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愈演愈烈 (1 / 3)
        一连几天当中,上峰们都没有任何消息发下来,而梁叛对康家媳妇奸夫的调查,却已经匆匆三条巷一直推进到了通济门。

        这女人的轿子不拘中午还是傍晚,从三条巷康家抬了出去,一直过复成桥,走通济门大街一路从通济门出。

        通济门便在旧皇城西南,和三山门一样,也是个水陆两门,陆路是通济门,水路是东水关。

        那轿子每到夜禁前夕,便从城外悄悄抬了回来,这当中或一半个时辰,或小半日光景,只在城外。

        梁叛实在是没有那闲工夫蹲点,否则只等那轿子从康家出来,然后一路跟着,便能找到那奸夫的所在。

        但是这样就要花去一整个下午的时辰,所以他这只在夜禁时,花一盏茶的功夫等在轿子回家的路上,然后记录上一个路口的方向,作为第二天蹲点的位置。

        其实蹲点蹲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确定这女人并不是回娘家去了。

        因为这女人的娘家在中正街彭家巷,中正街上随便薅住一个人,问彭大使府上何处,必定指出路来。

        本朝很多衙门官的官长都是以“大使”简称,比如某仓大使、某库大使,以及各织染局、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的长官大使。

        但是这些大使是名大而实不大,都是九品从九品乃至不入流的官职。

        而康昌年的这个亲家,却是个真正居于高位的大使。

        康家彭氏的父亲,就任都转运盐使司,是个从三品的盐大使。

        所以这女人配给康端,实际是“下嫁”。

        康家非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这女儿一说是回娘家来,又有哥哥掩护,所以并不敢到亲家门上刨根问底。

        况且康昌年这亲家常年在淮安、扬州,一年也只回来一趟,即便上了门,倒跟哪个提起这门子家里官司?

        梁叛在小本子上通济门所在的位置画了个圈,想着明天便不来蹲点了。

        下一次要蹲,便只能蹲在城外,可那女人是算准了时辰进门的,等那轿子进了城,也起了夜禁,城门落闩下闸,哪里回得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