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不见当年大公楼 (1 / 2)
第二天一早,明轲和家里人打过招呼,便坐上了通往郡城的马车。
西关镇既是鹿鸣州最西的镇,也是凤栖郡最大的镇子,距郡城有两百多里。去时一路下坡,马车跑得很快,眼前的景象也终于开阔了许多。
风景也很妙,左右有清涧小瀑,头顶有群鸟争鸣,不时会经过一片小林,树在萌芽、花欲吐芬,一切都朝着欣欣向荣。
鹿鸣州越往东越富有,出了西关镇就能看到显著的变化,人们的佩饰更多了,胭脂气也更浓了,仿佛只有西关镇才总把生计挂在嘴边。
明轲十岁离开郡城,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踏足过这片土地,那些年解不开的结,很大的一个就与步南风有关,他从心里是抗拒这里的。
十五年光阴,城市变迁,连城门都重新修葺过,涂上了大红的颜色。明轲来到这里正值晌午,走入城中,大街小巷很是热闹,小摊摆成长龙,粘糖瓜的、炸油饼的、卖风车的、卖香包的,应有尽有。
循着那时的记忆,明轲向大公楼走去。
可是到了之后他才发现,此地早已没什么大公楼了,明轲确认了几次,无疑就是这片地方。从前的大公楼高四层,后面有一个巨大的院子,左右单是厢房就有二十多间。
那时候前面四层是戏社,每一层的戏种都不同,有人来看皮影,有人来听百口戏,还有云曲、武班子。楼后面的院子就很杂了,武班子在这里练,纯曲艺的也于此安生,当年这里有四个掌柜各管一块。不同的戏种不同的练法,其中尤以云曲最为残酷。
大公楼所在的这块地方,酒肆茶楼遍布,不远处还有一块一亩多的广场,茶余饭后人们都喜欢来这里溜达,逐渐成了郡城一处有名的消遣之地,得此地利,大公楼的生意自然很好。
可此时出现在明轲面前的是一个只有两层的楼,不过它的占地远非当年可比,明轲估么着东西至少拉长了有百余丈,从气势上看远不是当年可比了。
明轲向一位路过的老人询问,老者一脸惊怪看着他,原来早在十年前大公楼便不复存在了,现在这里叫“九鹿园”,地方还是那块地方,营生还是那类营生,可一切都与大公楼无关了。
明轲有些寥落,坐在不远处的一个石凳上怔怔望着,与此同时,从前的记忆奔腾似的涌上心头。
十七年前,步南风是大公楼三层的掌柜,后院的人都称他“叔主”。那时候百口戏是学徒们最羡慕的地方,步南风这个人十分温和,教人的理念也与其他师父不同,比如他倡言“三年不艺莫莽行”“修身求艺两相平”。学子习艺不要钻牛角尖,天赋这东西玄之又玄,非棍棒所能达练,另外就是再有天赋的人也要修身等智,否则他宁愿不培养这样的人。
所以在大公楼求艺的日子,对明轲来说满是美好,步南风对明轲的指点很少落到发声、抑扬这些艺技。相反他总是带明轲读故事、编故事,闲下来的时候他还会带明轲去郊游,鸟儿尖叫、流水叮咚,他也从来不让明轲照着学,而只是让他静下心来去听。
明轲起初迷迷糊糊,百口戏不练嗓那还学个什么劲,但在他步入东檀艺学之后,方才发觉步南风早已给明轲灌输了更高一层的境界,因为他在艺学学得很多东西,早就被步南风灌输了,甚至可以说,那是他最终走上大考的根本所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