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亲家 (2 / 3)
这个时候,朱玲应该还在海南的海军文工团,应该没结婚的。我听我妈说,朱玲母亲对大女儿的婚事也很着急。
我们到了朱玲家的水煤场,那是一个类似小水塘的沉淀池,二七二厂动力车间烧锅炉的煤渣经水流流入这个池,经沉淀后,形成煤泥。因为含一些没烧完全的煤粉,可以用作烧水泥的辅助燃料,也可以给一些土法炼钢的小厂做配烧。价格比纯煤炭便宜多了,所以朱玲家这生意还不错。
朱玲父亲是二七二的工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承包了这个水煤池,因为这个生意是独家的,应用面还挺广,成了厂里最先富起来的那一波人。家里在90年代初就买了一台东风牌大货车,还在107国道上建了一橦三层的小楼,厂里和衡阳也买了几套房。在厂里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就是说她们家有多壕的。话说有一年,大概在92年前后,朱玲一家人在海南三亚度假,碰到了二七二厂的厂长一行人,她们家做东请这一行人去了五星级饭店吃饭,一餐饭吃了10000多,把厂长都吓住了。那时候,大家的月工资还只有三四百元,一餐饭一万多,相当于两年的工人工资,说出来都吓人。饭后,厂长还调侃道,他还不知道二七二厂有这么牛逼的工人。
给货车装水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货车是直接开进水煤池的,人是站在水煤池里用铁锹一锹一锹的往货车上装煤泥,非常耗体力。关键是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是水煤,它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你一锹上去,真正能留在车上的不到一半。而且因为人是站在煤泥中,你每挪一步,都是极其辛苦,非常吃力。
我们家三人装车,出力最大的是我二哥,我爸年纪大了,我从小也没干过重活,这车煤大概三分之二是我二哥装的。分钱的时候我二哥按三份分的,没有占一点便宜。我纯粹是帮忙,没有想分这种苦力钱,就放弃我那一份了,最后我爸和我二哥一人10元。
我母亲赶在我们即将结束装车的时候来的,给我们带了饭菜和水,见到朱玲母亲也在,就主动招呼一起吃饭。朱玲母亲没有跟我们一起吃,反而拉着我母亲去她办公室聊天去了。
我们父子仨吃完饭,选了一个老式碉堡楼的亭子休息,我爸拿出一副字牌,三个人玩扯大二(衡阳话扯大二,就是流行在湖南各地的跑胡子游戏),十五胡下地,有二七十,没有一四七的那种,带自摸翻倍,玩的是一加一,就是十五胡一块钱,十八胡两块钱,每多三胡加一块钱,这个打法对我爸和我哥这种收入不太高的人来说,还是有点大的,运气不好,这一天的苦力就白干了,好在是一家人,大家也没太当真。
印象中,我在读中专的四年里,有好多个夏天就是在这家砖厂渡过的,辛苦劳作,挣一点上学的零花,好在我打牌的水平高,每一次多少能赢一点,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我爸和我二哥让着我的。
下午,我妈也加入我们卸砖队伍中,一家人齐心协力完成了当天的生产任务。数了一下我们码的垛数,今天总共码了60垛,合150块钱。我二哥准备分成三份,给我和我爸各50块钱,我没要,让他跟我爸两人均分,一人75元钱。按这个日收入算,相当于当时二七二厂的一个普通干部的收入,在衡阳这个地界还是不错的。
一家人收据好工具回家。路上,我妈就聊起朱玲母亲说的话,她说她们家有两个女孩,现在还没男朋友,老大在当兵,想让她回来结婚,她不是太愿意。老二中专毕业在衡阳上班,也是瞎混,没有谈男朋友的。她们两口子也老了,身体也不是太好,想尽快看到外甥。还说起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成绩不错,人品也不错,还能吃得苦,想跟我们家结成亲家。想让我妈问问我的意见。
我无奈的说道:“妈,我现在在长沙上班,又不能经常回来。朱玲人家是军人,也不经常能见到。朱玲妹妹之前倒是见过的,脾气好大的,而且还特别讲究吃穿,我没办法跟人家处的。”
我妈劝我道:“朱师傅娘子说了,她那两个女儿,你可以选,她负责做她们俩姐妹工作。另外,结婚的时候,她们家会给你买房,还给你配一台小汽车。”
我打趣我妈说道:“你这是卖儿子,她有没有说让我入赘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