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筑篱建村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筑篱建村 (1 / 2)
        窑塘的火势凶猛,从观察口看进去,最上面的碗都已经红的发白了,应该差不多了,再烧下去估计碗都要烧化了。

        现在不用再加柴了,让它自然熄火,凉上一夜,明天早晨差不多就能开窑了。

        人类总是容易满足的,经过一天的劳动,虽然很累,虽然辛苦,虽然充满了危险,但是当大家围着火塘,享受着美味食物的时候,内心总是那么的幸福和满足,笑容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秋风席卷着落叶,太阳慢慢的从地平线上升起,温暖的阳光炙烤着覆盖大地的露水,在空气中蒸腾起白茫茫的晨雾,宛如李唐山之前的梦境。

        李唐山这个时候已经起床了,昨晚他没有跟赵曼一起睡,而是继续抱着吕端睡在草堆里,抱着这个小肉球其实挺舒服的,只要别尿床就行。

        在赵曼的指导下,女人们的背篓已经全部完成了,甚至还超额完成了人手一个的目标,所以昨晚这些孩子都分到了兽皮和麻布,即使没达到每人一身衣服的程度,但是几个孩子挤一挤,晚上当被子盖还是够的。

        太阳已经完整的爬上了地平线,雾气也驱散了,族人们也从安全的山洞里走出来,迎接新一天的工作,李唐山叫上公孙杨则是去检查陶器窑的成果。

        公孙杨碎碎的念叨着,李唐山上前摸了一下窑塘外壁,经过一夜的自然降温,陶窑的外壁还是温温的,说明这个窑塘的保温性能还是不错的,李唐山的信心又增加了一些。

        李唐山这才仔细观察窑塘里的情况,温度好像真的太高了,陶器的表面已经有了融化的迹象,不过倒是不太严重。打开窑塘一看,因为没有直接接触柴禾,所以陶碗呈现鲜艳的土红色,高温导致陶碗的表面有些融化,但是却出乎意料的光滑,仿佛挂了釉的一样在晨光中反射着淡淡的光芒。

        公孙杨一把抢过那个陶碗,激动的呜咽出声,上下来回地抚摸着,十多年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陶器了,就像个现代人把玩着一块极品翡翠一样的激动。

        他丢了从不离手的拐杖,推开人群,一路跌跌撞撞的跑回山洞,那矫健的身姿让人怀疑他的腿脚不便以前都是装的,没过十秒,就看他端着一碗水嗷嗷叫的跑回来,高兴的给族人展示着这个可以装水的漂亮容器。

        族人们都相互传看,而公孙杨又跑过来看李唐山继续往外掏,他可是记得昨天放进去的不止那一个。

        一件一件的土红色陶器接连出窑,带给族人的是震撼,还有激动,都在夸吕端的水平真高,弄得赵曼高兴好几天。

        四个砂锅和四个小水缸因为比较厚,所以很完美,光滑的表面没有一丝裂纹,非常的成功。四个锅盖裂了两个,可能是因为厚度不够均匀,所以降温的时候崩裂了。八个勺子只有两个成品,其余的都烧化了,和陶碗粘到了一起,20多个陶碗不影响使用的只有12个。

        这个成品率还是比较高的,只要下次稍微减短煅烧的时间,成品应该会更多。

        李唐山和公孙杨商量后,决定允许部落的人可以用工分来换陶器。李唐山发现有人开始富裕起来,富人慢慢形成一个小团体,这也是李唐山还不愿意看到的,通过陶器又能够把有些生产队多余的粮食集中到村的公帐上,把部落里面一切都掌握在李唐山和公孙杨的手里。

        由于水利设备年久失修,李唐山和公孙杨就可以公帐中拨出工分出来弄一些水车,以后水稻生产就方便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