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生产大队 (1 / 2)
贝桥三人还没有弄明白李唐山想做什么事情,听公孙杨说好。公孙杨是公认最有智慧的人,只要他说好,那就是好事情。
李唐山并关心他们懂不懂,自己懂就行了,生产队成立以后,还有一系列的改革要做,生产大队还成为生产队,生产队是在生产大队管辖下的独立预算单位。
每位农民其时的身份为“社员”;生产队负责人设有队长、副队长,必须配备有会计、出纳、记工员,另外还有妇女队长,李唐山简化一个组织架构,只有队长、财务,记工员因为工分制度还没有确定下来,暂停不用,一切由公孙杨来统筹安排。
负责人中,队长和副队长每1~2年轮换,通常由社员推举或选举产生,其他负责人以推举为主,但比较固定,由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担任;社员由生产队统一调度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
生产队形式就是在今天高度发达的中国南方的农村很多仍然保留生产队,在那个条件艰苦、物资缺乏时代有一定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当年农村开始搞农业集体化,先是由互助组演化而来的初级农业合作社,接着是高级农业合作社,再后来合作社变成人民公社。
李唐山终于目标要做到“耕者有其田”,在这个原始社会中,这样子做可能会好很多,李唐山心里也没有底。但是如何避免大家吃大锅饭问题,李唐山又开始头痛起来,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
赵曼看到正在发愁李唐山,心痛说:“夫君,又有什么伤神的事情,最近很少你有过开心的笑容了!”
李唐山抬头看着这位美丽的妻子,把她拉到自己的怀里,用手抚摸她的脸说:“夫人,最近一段时间辛苦你和吕端了,我原来以为原始部落管理起来会相当简单一点,没有想到要处理事情比以前在番禺和龙川城还要多。事事都要关心处理好,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都没有时间去思考对不对?”
赵曼既心痛李唐山又觉得很温暖,李唐山处处想着自己和儿子,能嫁给这样子的老公还有什么不满足着。
赵曼也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女子,她最早认识李唐山,却是最迟进李唐山的家门。
李唐山前面已经有两位妻子,一位是吕嘉的母亲梅娟,另一位是李唐山的师姐攀离。
梅娟去世后,吕嘉跟李唐山之间关系开始恶化,又加上跟赵曼的哥哥之间产生一些误会,攀离也离开番禺,回到梵净山去主持她钟爱的墨门去,后面就李唐山全家逃出番禺的城的事情。
李唐山和赵曼正在谈论过去事情,洞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李唐山一听就知道公孙杨来找他了。李唐山放下怀中赵曼,向洞外走去。
公孙杨见李唐山出来,便道:“首领,我想了两天,我们还是不知道生产队如何建立,我以前在大秦没有听过这个制度。所以我就来找你了。”
李唐山:“公孙先生,你是个明白人!我们现在这个部落生产力为什么这么低下呢?”
公孙杨摇摇头:“首领,不只是我们生产力低下,整个岛上的其他部落也低下。我还没有明白你的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