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全新商标 (2 / 3)
这三类电池,对于未来电池企业来说,利润率是差不多的。因为除去其中纳米薄膜三道关键工序及七道辅助工序,加上次品电解液,成本降低的也很多。
而低端市场就更节约成本了。电解液都无需经过后续加工,仅保留前大半段的半成品,加上纳米薄膜的中工序半成品残次品,就可以组成。
果不其然,三个价位电池一经放量,马上受到市场追捧。
未来汽车吃下了全部车类软包,大米吃下了一半的消费类电池,夏为也悄咪咪的吃下了一半。其他人是一点点都未吃下。
186590电池充电速度单个限制因素很多,复绕结构是个卡点。但是对软包电池来讲,充电速度主要在于纳米薄膜上对锂离子吸附效率、速度及导电性。软包电池没有18650在结构上的限制,多层薄膜结构,加上薄膜后工序的加工,充电速度到达了一百二十瓦。
相比传统的一百二十瓦充电,未来电池不仅容量更大,是原有电池三倍之多,体积更小,与原有电池缩减体积约百分之二十。一百二十瓦充电,可将电池从零电充到百分之八十的电。
电池在到百分之八十之后,因为纳米薄膜堆积了大部分金属锂,在分子序列上,高电压高电流可能会使薄膜漏电,所以,消费电池集成的电控系统,在百分之八十的电量下,就会使用小电流充电。五伏十二安的功率,也比市面上绝大部分电池点点速度快。但这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容量,近两三千毫安时,在六十瓦的情况下充电,也不算快。
相比较传统的石墨锂电池,纳米材料不需要涓流充电。
使得消费软包电池,在容量三倍于传统电池的电量下,通过搞技术含量的快充,使得充满电池时间,相比等体积的电池,还缩减了百分之十三。
放到手机上简单的类比来说,用未来电池,手机续航提升了三倍,充电不需要很长时间,仅需要二十多分钟就能充满电。
电池的物理极限容量达到了,但是充电速度还没到极限。
在系统给的资料上,对纳米薄膜在进行加工,会得到千瓦充放电。充放电寿命循环达到亿次。这是什么概念?电池使用千年,都不一定让电池失效。这种电池应用于太空探索具有超高的价值。但其成本不菲,花费的技术也是最复杂。
在现阶段,数码类软白电池,寿命完整周期达到六年,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对重度游戏用户来说,寿命为两千两百次循环,就足以使用了。
所以,相比18650的高寿命电池,高端消费类电池寿命仅有五千次,中端有三千次,低端有两千次。
而运用于汽车的高端软包,其容量及品质在工艺方面体现,会比消费电池复杂,寿命比18650电池短,达到了五千循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