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六节 庭审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第六节 庭审 (2 / 4)
        “批准。”

        不一会儿,两名身穿制服的警察就从门口搬来一块又长又宽的黑板,就跟教室里的一样。

        “我非常感谢各位的到来,特别是身后东京大学数学系,哲学系的同事朋友。”

        燕南飞向后转身,微微鞠躬。

        “对那篇文章,我们必须进行原理上的解说。为此,各位其实也不需要是一个数学家,我会尽量把这些说得通俗一点。这个过程是必要的,否则难以回答刚才安部先生的言论。”

        燕南飞拿起粉笔,开始写。

        “首先得明白人工智能为什么会智能化,其根本原因是那位中国哲学家,也是我的爷爷,提出的第一原理。原理的描述很简单,

        第一原理:任何智能的行为,都是若干有限个条件限制下,为使得目的最大化的结果。

        这一点比较本质地解释了智能行为,有任何问题吗?”

        佐藤法官摇摇头。

        “没有问题,请继续。”

        “谢谢。除开这个基本原理,他们还加入了许多基本函数。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代表善,恶之类的基本函数,这些都是通过观察人类行为,倒推出来的结果。而欧顿教授,通过一个叫变分法的方法,和一些基本数学技巧,把这两个原理写成一组偏微分方程组,你们只需要理解那是一个,数学行为上很复杂的方程组,很难得到所谓的解析解,大部分情况下只有级数解和数值解。现在我们转化到具体的程序上面。”

        “这是参考白羽步教授所写的《欧顿方程组的大致算法实现》一文。再此之前,我们先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比如在围棋中,有人工智能按照这个算法学习围棋,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左右互搏,也就是自战。这个人工智能的第一盘棋,他们只知道规则,所以采取符合规则的随机下,然后总结经验。可能第二局开始,就不会在一线下棋,因为通过对比,没有实现其目的最大化,人工智能就会在其他地方随机地走棋。当然,这只是用这种方法对下棋人工智能进行设计,这方面专业的人士可能会有更好,更精细的方法,但这是个很好的例子。而白羽步教授的一文中,设置了一个‘限制函数’,大致可以理解为,为避免人工智能做很多次这样的自我博弈,导致其十分智能,从而产生潜在的危险。他规定自我博弈在一定次数后就会立刻停止,保存数据。现在我们将主题转移到蜂鸟侦察机和类似的侦察机器人上。对于这样的机器人,识别物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用白羽步的方法,他们怎么识别物体呢?”

        燕南飞画出一条正态分布曲线,并把它分成六个不等长的段,越靠中间,线段的长度越长。

        “这条曲线代表物体形变的程度,而形变的方式是由白羽步教授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的,但在这里不算特别重要,讲起来也比较麻烦。举个例子说明,如果要识别狗,最中间的一段,那么就是最常见的狗,或者说‘最平均的狗’。而越往两边偏,从曲线下面的面积可以看到,就越来越小,也代表着与平均水平差得越多,偏得多了,可能本身就不是狗,或者是非常罕见的狗。白羽步教授给出的方法是,在这六段,或者更多段里,随机选取几段,只要这个物体在这选的几段的范围之内,那么就学习一个。这些线段的长度和曲线下方的面积有关,所以越长,越接近平均水平的,就越容易被选到,但同时也不排除极端的存在,只是有点难被选到而已。而对于这个行为的限制函数,是计算这些长度的总和,而不是定义次数。只要这些长度的总和达到某个值,机器就会停止学习,保留并对比已有数据。所以,人工智能依然可以计算特别多的次数而不被限制,只是这样的概率特别小,特别小而已,本案中,粗略估计是十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有十万只蜂鸟侦察机,那么其中很可能有一只,是做过超出平均计算次数一到一点五个标准差的。”

        “这会导致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说的智能化。问题就在于这里,如果这不是侦察机,或者侦察机的对象不是人类,那我们是根本不用担心智能化的发生,但事实上,政府把人类和人类行为也纳入侦察对象,这从道德和法律上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