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第四节 蝴蝶风暴 (4 / 10)
“既然这么热门,为什么我现在不知道了?”
“别急,听我继续讲。这个事情巧就巧在那个中国人,正好也在研究人工智能上的分析哲学,和逻辑上的表达与原理。按道理来说,他的所有论文都被禁止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如果不是欧顿教授来到,他的思想不会流传下来。回到正题,当时他们三人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其中中国人负责阐述逻辑和哲学上的原理,欧顿教授用雄厚的数学能力,建立起一套数学理论来描述这些原理,他的日本学生,则把这些全部转化为人工智能原理的基础。这一个多月的结晶,被欧顿教授撰写成一篇极为简化的论文《论人工智能,哲学与数学》,只有二十三页,十三张纸。由于中国人被禁止发表文章,日本学生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微不足道,这里要提一句,那位日本学生恰好是完成了整个过程最关键的原理转译,并不是什么微不足道。所以最后的文章,其实是以欧顿教授的名义发表的,虽然他本人坚持把他学生的名字写进去,但还是被谢绝了。”
“当然,正如所有人第一眼看到这篇文章的反应,其实是拒绝的。如果不是欧顿教授属的名,估计没人会看。但就算有人冲着欧顿教授的名头去看,也是一头雾水。欧顿教授就像一只狡猾的老狐狸,巧妙地掩盖了几乎所有思考动机的痕迹,极简的风格,突如其来的方程,以及大量没有证明的定理,让他文章的可读性几乎为零。所以也没人敢引用,外人也催促欧顿教授写出一个易懂的版本,但他一直没这样做,直到他自杀的时候,也没有流传出一篇所谓的简化版。这可能跟他的个人风格有关,他认为比起直接告诉别人答案,他更喜欢抛出有意义的问题。”
“这个数学家为什么要自杀啊?他这么厉害。”
“正是因为他太厉害了,他厉害到刚发表一个月,就意识到这篇文章的危险性,他立刻通知研究所撤回那篇论文,但为时已晚。”
“可这文章有什么危害性?”
“哈哈,那是你们不清楚人工智能这个领域。这个领域在当时也是饱受争论的话题,就字面意思上来看,是人工创造出的智慧,他们可能创造出一个便利生活的天使,也可能,创造出毁灭自己的魔鬼。就结果上来看,天使堕落成了魔鬼。”
“这都源于那随机性,其实那篇文章的本质很好理解。你们都听过人之初,性本善对吧?人性的善恶之争一直是辩论和研讨的对象。而用那中国人的观点来说,把善当成零,把恶当成一,人性之初就在这零到一的区间随机取一个固定长度的小区间,是完全随机的,服从某种分布,文章里指出最可能是正态分布,不过作为人工智能设置,这个分布是可以自己设定的,比如负指数分布,均匀分布等等。当然,这只是一个粗浅的比喻,原理要比这个复杂得多。而当种种品质,都被取定以后,他们按照那中国人给出的“第一原理”运行,“各种行为,皆是有限条件限制下,使得目的效果最大化的结果。”听起来很拗口对吧?所以也大概能想象当时欧顿教授的数学水平是高到何种程度,才会把这些抽象的,文字的东西,转化为数学语言。打个比方,如果你肚子很饿了,你会是选择去抢食物,还是会付款购买食物?”
“当然是自己购买食物啊。”
“那为什么你会这样做呢?是受过教育,加上手上有钱对吧?可能第二个因子影响的成分要大一点,所以欧顿教授加入了影响参数。这里的,受过教育,和手上有钱,就是一种条件限制。于是欧顿教授就利用变分法和一些微积分技巧,给出了著名的高米德·欧顿方程组,这就好比力学里的三定律,电磁学里的基本方程组,引力理论的场方程,是整个理论最基础的描述。扯远了,所以,魔鬼诞生的原因,就是因为那随机性,和第一原理的在本质上的描述。从他撤回论文开始,整个人就恍恍惚惚的,因为他撤回论文时,发现引用量为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二零五零年的冬天,他通过某种渠道发现,自己的方程组已经被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且是早已被用到。大到天上的飞机,地上的汽车,小到屋里的手机电脑,都有他方程的影子。欧顿教授慌了,估计他这辈子从来没这么慌过。也不知道他出于什么样的动机,秘密集结了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理论物理专家,以及高级工程师,去研究什么,去研究虫洞理论。其实当时的虫洞理论算是非常成熟,人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其基本结构,性质,与大致可行的构造方法,但由于《国际科学法》的规定,没有实行一项有关虫洞的实验。仅仅是因为那些不懂物理的政治家认为随便造虫洞穿越会侵犯他人隐私。”
“时间移到二零五五年七月,欧顿教授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某国,其实有很多国家,秘密地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并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实验,收获都不错。在收获的喜悦中,这些军人和政治家并没有注意到一架蜂鸟型侦察机意外失联,毕竟那是百万个蜂鸟侦察机中的一个。之后的几个月里,军方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能够解出高米德·欧顿方程组中在某个条件下的解析解,那么人工智能的整体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燕南飞长叹一口气。
“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欧顿教授什么都没说就还好,但他之前偏偏在论文的一角写上‘我已经知道这个方程怎么解了,只是空白太小,写不下。’就这样,他立刻成为了各国军方跟踪软禁的目标。二零五六年,欧顿教授在英国伦敦被捕,理由是叛国罪,但却又将他软禁在剑桥,而不是监禁。于是全世界都知道英国想干什么,世界的局势十分紧张。其实吧,欧顿教授走到哪个国家都会以奇怪的理由被逮捕,只是他恰好在英国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