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贬北海
初平元年二月,此时仍然春寒料峭,大街之上行人行色匆匆。雒阳都城门前,一名三十多岁的儒雅中年望着洛阳雄伟的城门,心中思绪百转,脸上略带担忧之色,一个十六七岁的俊秀青年陪在他的身边,身高一米七左右,身形略显消瘦,书生气十足,脸上与这儒雅中年担忧神色不同,却是一脸喜色。只见那名俊秀青年提醒道:“父亲,时辰已是不早了,此去路途遥远,还是早些启程吧。”
儒雅中年回过神来,点了点头,看着那名俊秀青年道:“佑儿,北海国黄巾余孽肆掠,此去北海凶险,董卓老贼将为父贬到北海实在用心险恶,我儿为何脸露喜色?前路恐甚是艰难,为父心内十分担忧。”
那名俊秀青年宽慰着这儒雅中年,“父亲不必担忧,此去北海虽然凶险,但也是机会,只要好好谋划,比这洛阳一潭死水却是强得太多,父亲大人性格刚直,董卓把持朝政,屡次刁难父亲大人,若继续待在这洛阳城,恐会招致更大祸患。此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外生而在内死,董卓虽然手握十万西凉铁骑,但性格残忍,毒杀少帝,残杀忠良,恐不长久,此去北海却是比这雒阳好得太多,父亲大人不必担心。”
儒雅中年也收起脸上的担忧神色,与这俊秀青年在老仆搀扶之下上了马车,待两人坐定,在十余名护卫的护佑之下,架起马车缓缓离去。马车内,坐着一名年近三十的美妇,还有一名少年陪在身边,见到坐进马车的父子两人,说道:“老爷,只要闻儿、佑儿安康,我们一家四口平平安安,去哪里妾身都愿意,老爷一身才学,去到地方之上,造福一方百姓也无不可,岂不比在这雒阳城处处被那董卓刁难,无处施展要好。”
儒雅中年笑了笑,说道:“佑儿与夫人皆如此说,若是为夫再继续纠结,倒是着相了,此去北海,老夫定然要保一方百姓平安。”待收拾了思绪,这儒雅中年看向了自己这个儿子,这几日感觉自己儿子有了不小变化,举止行为与以往多有不同,如今自己这个孩子开朗了许多,不似以前只知读书,与自己关系也亲近了不少,倒是好事,便也没有多问。
原来这个俊秀青年乃是几日前才穿越到了这个世界的,是将近两千年后的一个现代人,酷爱三国演义,正是因为过马路之时低头看手机上的三国,没有注意到疾驰而过的车辆,被那小车带上了天,魂穿到这个世界。而这具身体的前身,几日之前因为不小心摔了一跤,由于身体不好,陷入了昏迷之中,在郎中的抢救之下,过了两日才苏醒过来,此时这具身体却是已经换了一个灵魂,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这个青年刚开始无法接受自己魂穿的历史,担心漏了陷,便沉默不语,让这儒雅中年和美妇皆十分担心,后来过了一日,待彻底融合了这具身体的记忆,才开了口,夫妻二人这才放下心来。只是摔了一跤之后,这个青年却是变化颇大,但这变化乃是往好的方向而去,夫妻二人虽然心中有些疑问,但也没有多加怀疑。
这青年撩开了帘布,一股冷风袭来,不禁打了一个寒颤,青年赶紧放下了帘布。这具身体实在是有些差劲,待到了北海郡,需要加强锻炼,好好锤炼一番,身体乃是革命的本钱,特别是这乱世,一具好身体是所有事情的基础,可不能来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场小毛病就将这具身体给摧毁了。
孔佑对于孔融能够离开雒阳前去北海颇为满意,要不了多久曹操与袁绍就会联合十八路诸侯进行讨伐董卓,而自己的便宜老爹便的其中一路。孔佑也想趁此机会前去见见天下英雄,那里有江东猛虎孙坚,还有一生屡败屡战,最后成就蜀汉的刘大耳,当然还有他的两名结义兄弟,武圣关羽和猛张飞,当然还有曹孟德,这位连败强敌的一代枭雄。孔佑思绪纷飞,想到这些心中不由升起一丝向往,脸上也浮现出一丝兴奋之色,孔融见到自己孩儿如此神色,便问道:“我儿想到何事如此兴奋,不如说出与为父分享一番。”
“父亲,北海郡黄巾肆掠,如此前去恐难以克敌,不如放缓脚步,沿途招揽壮士以抗黄巾,不知父亲大人意下如何?”
孔融想了想,算是认同了孔佑的话,“我儿此言甚是,便在各郡治所逗留,等候三日招揽人才,若是能够寻得几名将才,前去北海郡也多了一分把握。”见到自己父亲同意了,孔佑也很高兴,自己的父亲可是声名在外,若是诚心招揽,应该也能招收到几名不错的人才,那自己等人也就有了保障。
汝颖多奇士,而自己母亲亦是荀氏族人,乃是荀氏二龙荀绲小妹,自从融合记忆知晓自己母亲乃是荀绲之妹以后,孔佑内心便是兴奋不已,有了这一层关系,自己可求得荀氏一族相助。荀氏一门乃是中原士族代表,门中多俊杰,以荀彧为最,乃是“王佐之才”,另有荀彧之兄荀谌、荀衍,亦是一时俊杰,荀彧堂兄荀悦,荀彧之侄荀攸,皆是曹魏重要谋臣,不过如今几人皆已出仕,只余荀彧一人在乡侍奉老父。若能得到荀彧出山相助,则北海之行大有可为,又挖了曹阿瞒的墙角,未来曹操手下也少了一员股肱之臣,可谓一举两得。
行了几日,来到了颖川颖阴荀氏隐居之地,孔融投了拜帖,门房进去禀报,过得一会,一名青年人迎了出来,向孔融行了一礼道:“文若见过姑父,姑姑,两位表弟,家父与家母听闻你们前来,心中十分欢喜,特命彧前来迎接,姑父姑姑快快请进。”
孔融、荀氏、孔佑、孔闻回了礼,孔融说道:“文若,姑父如今出任北海相,多年未见绲兄与文若,特意绕道颖川前来拜会,叨扰之处还请见谅。”
荀彧连呼不打扰,将孔融四人迎到了会客厅,荀绲与陈氏见到孔融等人进来,赶紧起身,孔佑则是先行了一礼:“舅舅、舅妈,佑儿给您二老行礼了,多年未见,很是想念您二老。”孔闻也学着孔佑问了好,陈氏将兄弟二人扶了起来,说道“多年未见,佑儿竟然这么高了,已经是一个翩翩少年郎,深得你父之风,这次便多在颖川待一段时间,舅妈也想与你你兄弟二人多聚几日。”
“舅舅、舅妈,我兄弟二人也想在此多留几日,但是时不我待,如今北海郡形式堪忧,父亲还需早日前去就任,若是耽搁久了,恐会落董卓把柄。此次前来颖川,乃是因为此地多奇士,故而前来寻访大才,希望能够寻到良才一同前往北海,助我父子二人治理北海郡,扫清黄巾匪患。”
陈氏见到几人说到正事,挽起荀氏的手臂往后院去了,给孔佑等人留下叙话的空间。几人坐下后,仆人上了茶水,待仆人告辞下去后,孔佑说道:“舅舅,表哥,此次特意绕道起来颖川,一来多年未见舅舅与表哥,很是想念,二是寻访良才,不知舅舅与表哥可有合适人选推荐,助我父子一臂之力。”
荀彧见到孔佑所说,思考一下后,说道:“姑父,表弟,我有两名合适人选,若是得其一相助,平定北海轻而易举,就要看姑父与表弟能否说动这二人了。”
“不知表哥所说是何人?”孔佑连忙问道。
“第一人名戏忠,字志才,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谋士,如今二十有六,第二人名郭嘉,字奉孝,与表弟年龄相仿,擅长谋划,才智高超,有话佐证二人之才,正是“天生奇才郭奉孝,神鬼莫测戏志才”,但二人皆有负俗之讥,不为时人所理解。我与二人皆熟识,深知二人之才,表弟若得其一相助,则此去北海无忧矣。”
孔佑低声呢喃一句:“原来是此二人。”连忙问道:“表哥,不知何处可寻到此二人?还请表哥带表弟前去,拜访二位大才。”
“郭嘉如今正在阳翟,戏志才隐居长社,明日我便带表弟前去,一切就看表弟是否能够说动他二人了。”荀彧答应了孔佑的请求,明日便去寻二人。
见到荀彧与孔佑兄弟二人将正事说完,荀绲说道:“文若,你姑父几人远道而来,应已十分疲劳,速速安排你姑父几人休息,晚些时候再摆宴为你姑父几人接风。”
荀彧连忙答应下来,领着孔佑等人出了客厅,安排几人休息去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