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暗流汹涌 (1 / 3)
天和三年,春寒料峭。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臣以为不可,皇上三思而后行。”言罢,我坐着呷了一口茶,与皇帝对视了一眼,陷入沉默。
夜风钻了进来,烛火惺忪,让皇帝原本就阴沉的脸色愈发阴沉。
皇帝这人虽有大才,但急功近利,如今皇位还未坐稳当,便想吞并其他小国拓宽国土建功立业可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朝中左相大权在握,对皇帝仍是威胁。依我之见,必先剔除这颗毒瘤,才能安心转身面向天下,大展拳脚,不必担心这祸起萧墙。
他若是想吞并其他小国也倒无妨,可偏偏是这南陵。
我自幼便伴皇帝左右,拢共活了二十四年,就和皇帝认识了二十年,二人竹马竹马,我早就摸清了皇帝的脾气。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皇帝想要攻打南陵,不是毫无道理,这南陵虽国力不强盛,然地处江南风调雨顺,川流纵横,在农事上真可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年年向三大国进贡才得以在诸国相争中保留一席之地。若能占得,便可大大充盈国库,羌国土虽大,但天灾煞人,往往年谷不登。其次南陵位于羌、翼、炎三大国交界,平坦开阔,一旦拿下,便是对其他两大国巨大的威胁,实乃兵家必争之地。这块肥肉三大国那个不是暗中觊觎已久,但一则也要吃得下,二则也要顾忌其他两国,这明面上是贴上公正的脸谱,维护南陵,实则是大家都享受着南陵每年进贡的大批粮食,倘若一国想要独吞,牵扯了其他两国的利益。
皇帝睨了我一眼,“你若是哪一日不与我唱反调,我到还不认识你了。”
我与皇帝二人虽说是君臣,但实际上更多像是朋友,说是朋友,又是极其看不惯对方的行为做派,说白了,相爱相杀。今日可以两人因为一件平常事对骂一天,明日又可以一起饮酒闲谈侃天侃地。
他背手而立,“南陵我是势在必得,天下更是!这天下四分五裂了快一个甲子了,是该一统了。而我大羌,本就是继承了先朝大统,这天下本就该是我大羌的。”
为何说这天下是大羌的呢?这就要从五十多年前说起了,那时候天下本是一统的,如今称之为先羌,先羌本是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十分骁勇善战,一路南下灭了软弱的前宋所建立。先羌建立之初中原汉人大有不满,故此皇室一面装作推崇汉学,还取了汉姓司马,安抚汉人;一面又以武力镇压一些义愤填膺的汉人。虽说先羌是外族,但当年先羌疆域一度发展到超越了史册所记载的地方,国力空前强盛,中原更是一派盛世景象。但是所谓盛极必衰,五十多年前,前羌在内忧外患下覆灭,各种势力争相雄起,一时间天下大乱群雄林立,后世称“百国之争”。百国之间战火不断动荡不安,一个国家但凡有些许失策,就有可能被他国吞并。这种战乱一直持续到十年前才安稳下来,并形成了三大国四小国的局面,大小国相互制衡便有了近十年的安定繁荣。然而安定只是一时的,这些年时不时会有一些小动乱,有些人早已起了野心,在等待一个时机想把这平静的天下搅一搅。
如今的羌朝乃是先羌皇族的分支,所以可谓是“正统”,那些趁乱叛起的各种势力与其自然不可相提并论。现羌能在各种势力下中脱颖而出,扶摇直上成为如今三大国之一,与其“正统”当然脱不了干系。不过只有羌国境内称“先羌”,在其他国内,先羌已是前朝,故称“前羌”,一字之差其中意味确是大不相同。
在我看来,羌国的这种种行为都突显四个字,恬不知耻。不过这些话还是只能在心中藏着,毕竟还是要脑袋的
“皇上宏图远见,臣之不及。臣以为还是先看眼前事眼前人,往后之事还是慢慢谋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